“秦統領都忙的焦頭爛額了。”

“情報部和內衛部倒是有不少人才。”

“可他們都是太監、宮女出身,不適合放到下面去。”

楊辰劍眉微蹙。

收復的地盤大了。

各種管理人才確實捉襟見肘。

說不得,只能軍管幾年了。

“簡單!”

“這次重傷無法再上戰場的官兵,都分下去。”

“大頭兵當村長、副村長。”

“隊長、小旗去當鎮長,副鎮長。”

“百戶級的當個縣丞,縣尉綽綽有餘了吧?”

至於千戶級,最低都是武師境修為了。

陣亡的有,重傷退役的,很少。

就算有幾個,秦麗婉也多半放在太原留用,捨不得放出去。

秦武等人樂了。

這是好事。

誰不心疼自己的手下呢?

重傷退役了,還能去地方當個官,發揮餘熱挺不錯的。

日月新軍長期普及識字,軍規軍紀森嚴。

至少,自家兄弟組成的各級官僚系統,比文官大頭巾要放心得多。

他們還能在農閒時訓練鄉兵,緝捕偷盜,維護鄉梓。

經過這些老兵訓練出來的人,就是新軍最得力的預備役。

楊辰早就說過了。

以後會實行五年兵役制,不需要當兵當到老。

各級軍官的名額,始終是有限的。

大多數人,早晚得退役。

提前一步在河東搞後備役,等於給新軍拓展了龐大的一塊兵源地。

江河敏銳地問道。

“大人,縣令呢?”

楊辰笑道:“縣令還是要文官來當的。”

“要不然,各地計程車紳階層也有意見。”

“朝廷委派的,咱們不要。”

“讓地方舉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