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徵調之議(第2/4頁)
章節報錯
好吧,不少人開始尋找各種理由。
無非不過是楊辰運氣好。
四千重騎,面對兩萬遼軍輕騎。
人家到死都沒認出來,還分成兩、三批添油送死。
這個仗,換成朝廷新練的重騎去,也能贏。
司馬銘綜合各種情報,最終也不得不承認這個說法。
但楊辰膽大心細,臨陣不亂,也算大將之材吧?
這一點,無論皇帝和很多重臣,都得承認。
更不用說,他折騰出的那些練兵之法。
確實讓司馬銘耳目一新。
如果當時他的態度強硬一些。
非要徵調楊辰入京,司馬飛燕撒潑打鬧也擋不住。
不過,光是他願意不行。
大晉朝堂一個蘿蔔一個坑。
前有童勝以太監之身,手握軍機大權。
就已經惹得滿朝文武暗暗不滿了。
哪怕童勝在雁門以五萬邊軍,死死擋住了十萬遼軍。
依然因為太監的身份,廣受詬病。
如果皇帝再弄一個小太監楊辰,委以重任。
朝堂還不得鬧翻天?
所以,司馬銘妥協了。
可今天一場大戰,楊辰橫空出世,力挽狂瀾。
震驚了朝野上下。
兩萬五千大晉最精銳的騎兵,其中重騎就有三千。
以逸待勞,佔據著西岸地利。
結果,遼國鐵浮圖一上岸,直接摧枯拉朽。
繞道南門,逃回來晉軍鐵騎,連一萬都不到。
最讓司馬銘痛徹心扉的是。
耗費海量財物組建的重騎兵,戰損近兩千。
這等於,僅僅一場遭遇戰。
一百多萬兩銀子就打了水漂。
要是飛燕軍也如此。
可能滿朝文武,包括司馬銘,心裡多少好受些。
倒不是大家見不得別人好,希望友軍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