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目無法擴充更多了。

重騎良駒不可求。

接下來,楊辰部計劃組建一萬二千具甲輕騎。

司馬飛燕那邊則雄心勃勃地要訓練三萬騎。

戰馬能做到一人一騎就不錯了。

輕騎具甲有三萬多的缺口,這就要生產一個月出頭。

司馬飛燕承諾對半分。

也就是說,只要大半個月時間。

楊辰的一萬五千輕重騎,將全部武裝到位。

童子軍不算,他們只能穿戴皮甲。

精甲都武裝騎兵了,步卒只能穿皮甲。

飛燕軍的第二批新兵連皮甲都沒了。

協防城牆,也指望不上他們。

就連楊辰部暫時都不需要上城參與防守。

飛燕軍訓練期超過一個半月的官兵,足足五萬多。

二十四里的城牆,就算一丈距離站三個兵。

三班輪換都綽綽有餘了。

恐怕皇帝都搞不明白,他的寶貴大閨女到底有多少兵?

三十多萬人口,十萬出頭的兵。

密度太嚇人了。

要是京城也這麼搞,司馬銘還會為缺兵發愁?

現實很殘酷,他養不起!

雖說司馬飛燕的煤炭生意、玻璃生意,楊辰的漁業。

最近都大賺特賺。

可玻璃和漁業馬上就要停業了。

封丘城裡庫存的煤炭,還能源源不斷地製成蜂窩煤賣出去。

但半年之內,賺到的銀子也拉不回來。

楊辰搞個飛燕城銀莊。

所有官兵,僱工和新建學校的先生,官員都按存摺發放餉銀。

現銀流轉反而很少。

最近又推出飛燕紙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