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楊辰手裡,一萬二新兵是一樣的訓練。

都回變成堪戰的具甲輕騎兵。

猛然間,他醒悟了。

司馬飛燕多半也是沒辦法了。

這次湧入的難民實在太多。

雖說老弱婦孺佔了絕大多數。

可青壯也不少。

這些年輕力壯之輩,哪能白養著?

吃飽喝足,無所事事,就是最不安定的因素。

只有把他們收進軍中,束以軍法。

剩下的老弱婦孺就方便管理了。

他輕聲問道:“咱們到底收了多少人?”

司馬飛燕對“咱們”這個詞很滿意。

她苦笑道:“放開口子,就關不上了。”

“足足二十六萬出頭。”

“適齡青壯就有五萬餘人。”

“給你一萬二,其他四萬多點,我全部收入飛燕軍。”

“反正是白養,不用白不用。”

“家園沒了,這些人一樣敢戰,都是好兵源。”

按理說,二十六萬人中,壯丁比例應該有八九萬之多。

畢竟這個時代,十三歲到三十五歲,都算壯丁的。

但滑州一城四縣,也留下不少青壯守城。

能有五萬多跑到飛燕城來,已經不少了。

楊辰皺眉道。

“這麼一算,你我兩家的兵馬。”

“差一點就達到十二萬之眾了。”

“糧食、肉食、衣物咱們不缺。”

“可軍備是個大麻煩啊!”

光有人何用?

空著手,光著膀子就能擋住兇悍的遼軍?

別開玩笑了!

長期食肉的遼人,原本就比大晉軍民更強壯野蠻。

要想打敗他們。

只有更好的武裝,差不多的體魄氣力。

才是制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