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辰站在山腳下,望著絡繹不絕的難民隊伍,大感頭痛。

戰爭,遭殃的還是老百姓。

背後的荒山,因遍佈香樟樹而得名。

鬱樟山。

屬於京畿衛南縣。

上面還有個軍城滑州,距此百里。

滑州跟江北的大名府,隔河相望。

萬子忠也是一臉擔心。

“大人,這些百姓都來自滑州四縣。”

“遼人已經在白馬渡大規模登陸了。”

楊辰不用想都知道,濱江的白馬縣城多半已經淪陷。

滑州的的班軍、鄉兵能有兩三萬就不錯了。

肯定全部收縮軍城之內。

儘管如此,滑州面對幾萬甚至十幾萬的遼國大軍。

一樣凶多吉少。

“後面還有多少難民?”

“這些人,都去咱們飛燕城?”

萬子忠點點頭:“長公主說能救多少,是多少。”

“原本沒這麼多。”

“滑州軍城好像在故意鼓動難民跟咱們走。”

“截止今日凌晨的通報,飛燕城已經湧入十六萬難民了。”

嘶?

楊辰倒吸一口涼氣。

這路上一眼望不到頭,也不下十萬之數吧?

滑州駐軍和官員的做法,楊辰其實是理解的。

他們多半沒把握守住孤立無援的州城。

湧進去那麼多難民,不說吃住問題。

一旦城破,大家都將淪為遼人的刀下之鬼。

還不如趁著有時間,也有人收留。

趕緊送走為妙。

沒準這大批的難民中,就有州城的居民和官兵的家卷。

自己為國盡忠,戰死滑州也就算了。

總不能讓家人也跟著送死吧?

楊辰擔心的是飛燕城的承受能力。

原本的十萬難民才勉強安置下來。

大部分進了軍營,一半兒去了各大作坊。

剩下人負責修房起屋,做點小買賣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