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答案(第3/4頁)
章節報錯
陳景恪告訴了他一個截然不同的答桉,而這個貧民窟的變化,這是在印證著這個答桉的正確性。
今日他終於聽到了底層的聲音,也聽進去了。
陳景恪也沒有再多說什麼,帶著李承乾又逛了一圈,才放他離開。
回到東宮,李承乾直接把自己關在了書房,禁止任何人靠近。
他把陳景恪講的話以及所見所聞全都寫了下來,然後把自己內心的想法也一起寫了下來。
等把一切都寫好天已經亮了。
一宿沒睡他一點都不困,寫的東西揣進懷裡就去上朝了。
下朝之後他來到甘露殿,把自己寫好的東西遞給李世民道:
“阿耶,昨日我去問過景恪那幾個問題的答桉了,他的回答確實和我們有許多不同之處。”
“這是他的答桉,還有一些是我自己的感想,請您過目。”
李世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幾個問題,聞言連忙接過翻看起來。
不出意外他也被陳景恪的回答給驚住了,再看了李承乾的感悟,不禁露出欣慰的表情。
“不得不說,從景恪的答桉可以看出,他們家族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比我們要深的多。”
“你的感觸也很深,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不過還好他的答桉是現在才拿出來的,若是在分封之前,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李承乾道:“現在傳出去恐怕也會引起士族權貴的激烈反對吧。”
畢竟陳景恪對天之道人之道的解釋堪稱大逆不道,完全把士族豪強視為了竊賊,把百姓抬的太高。
這自然會招致他們的反對。
李世民頷首道:“會,但勳貴們會支援他的想法,甚至會奉為圭臬。”
畢竟勳貴是有機會分封的,而諸侯王在自己的國家也是君,他們也將面臨大唐相似的問題。
財富兼併。
在大唐當勳貴的時候,他們巴不得自家的土地錢財越多越好。
可等他們自己成為國主的時候,就會改變想法,著手去打擊財富兼併。
否則一旦等士族權貴佔據太多土地財富,百姓活不下去,後果不難猜到。
而且士族權貴的實力太強,就會削弱國主的權威,他們也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的出現。
所以說,陳景恪的這個新思想只要傳出去必然會引起顯然大波。
可也必然能獲得勳貴們的支援,至少他不是孤軍奮戰。
李承乾恍然大悟,不過馬上就若有所思的道:“景恪為何在這個時候才說這番話?您說這一切是不是早就有人幫他計劃好了?”
“以分封為大旗分化士族勳貴的關係,再說這番話就能獲得一大群盟友,降低危險性。”
李世民肯定的說道:“他來之前必然是有人做過計劃,教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
“只是這個計劃應該只有一個大致的框架,具體如何做並未寫下來。”
李承乾不解的道:“為何?”
李世民解釋道:“越是細緻的計劃就越容易出現變數,如此龐大的計劃,根本就製作不出來,就算勉強制作出來了,也沒有實施的可能。”
“再說,你看景恪的所作所為,像是能執行細緻計劃的人嗎。”
“所以他們應當是製作過計劃,只是計劃並不細緻,方便他按照這個框架而行僅此而已。”
李承乾一想也是,點頭道:“阿耶分析的是,景恪的能力確實不足以執行過於周密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