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呂才加盟(第1/4頁)
章節報錯
從皇宮出來,陳景恪先回了一趟紫霄觀。
又謄抄了一份甲骨文檔案,拿了兩塊比較清晰的甲骨徑直來到弘文館,找到了呂才。
聽說這東西的來歷之後,呂才整個震驚了:“你說什麼?這是殷商的骨頭?上面的的紋路是殷商的文字?甲骨文?”
陳景恪很滿意這個效果,故作平淡的道。“淡定點,就是來自殷商的甲骨文,這塊甲骨是祭祀用的禮器。”
呂才激動的道:“淡定?我能淡定的了嗎,這可是殷商的古物,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作為大唐唯物主義者、無神論者、文學家、史學家、辯論家、書法家……集眾家之所長於一身的全才。
他的愛好非常廣泛,金石古玩也是愛好之一,還有過一定研究。
所以他比一般人更明白甲骨文對華夏文明的意義,激動在所難免。
陳景恪笑道:“那你先激動吧,等伱激動好了咱們再聊。”
呂才沒好氣的道:“別打岔,能確定這是殷商祭祀禮器嗎?”
陳景恪肯定的道:“可以確定,我家中有長輩專門研究這個。”
“一開始他們以為這是古人的書籍……那時候沒有紙張,古人把字刻在甲骨上儲存。”
“只是後來隨著研究的深入,才確定這不是普通的書籍,而是禮器。”
呂才頷首道:“自古以來就有煅燒甲骨占卜問天的習俗,古人把刻有文字的甲骨作為祭天禮器也在情理之中。”
陳景恪嘆道:“其實我更希望這是古代的書籍,而不是祭天禮器。”
呂才不解的道:“為何?”
陳景恪說道:“書籍介紹的東西更加詳細,而祭天禮器上面寫的多是祈禱、表功之類的禱詞,我們能看到的資訊太少了。”
呂才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也不禁頷首道:“確實如此,你家中長輩就沒有發現其他物品?”
陳景恪搖頭道:“古代用來記載文字的載體很可能是木簡和布帛,殷商距今兩三千年時間,什麼樣的木頭布帛都腐朽成塵埃了。”
“只有這些甲骨,歷經千年而不朽,把古人的部分資訊流傳了下來。”
呂才也嘆道:“此確為憾事,還好有這些禮器留下,否則古人就只剩下一些傳說了。”
陳景恪說道:“除了甲骨肯定還有別的物品儲存下來,比如遠古的青銅器,很可能就埋在某地,等待著後人的發掘。”
呂才眼睛一亮,道:“你見過?”
陳景恪說道:“自然見過,要不然我們家長輩是怎麼研究古代史的。”
呂才嘴巴張了張,很想問一句你家長輩都研究啥了?
能不能給我說一說,哪怕只是簡單的說說也行。
但隨即就打消了這個念頭,這玩意兒就是禁忌,還是別碰的好。
否則皇帝肯定很生氣乃至於下黑手,他可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既然你早就知道甲骨文,為什麼以前不拿出來?”
陳景恪苦笑道:“忘了,直到看到殷商甲骨我才想起甲骨文這件事情。
“這東西在我們家族也是很生僻的東西,很少有人關注,當年我也只是出於興趣看了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