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道:“喏,我這就找人和他接觸。”

不知不覺一個月的時間過去,時間已經進入十一月份,天氣也變得愈加的寒冷。

不過寒冷的天氣也無法澆滅大家對玻璃的熱情,無數權貴富商雲集長安城,就連士族都派人來摻和一腳。

越是臨近拍賣日,長安城就越熱鬧,各種流言蜚語四起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什麼某世家和某權貴想私下達成協議共同競拍,結果談判失敗大打出手,鼻子都打歪了。

什麼某巨賈一口氣準備了十萬貫,就為了在拍賣日大展身手。

什麼某胡商賤賣所有產業,準備購買玻璃器回國獻給國王求取貴族爵位。

什麼因為購買的人太多,玻璃館又被迫多拿出兩百件更加精美的玻璃器,這次拍賣的玻璃器達到五百件。

誰也不知道哪個訊息是真,哪個訊息是假,反正全長安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來。

十一月十五日,萬眾期待的拍賣會終於開始。

……

這天一大早,陳景恪就從床上爬起來,在侍女的服侍下穿好棉衣。

這可是真正的棉衣,新增的是棉花而不是木棉。

長孫無垢種植的棉花早就收穫,宮裡已經用上了棉被和棉衣,自然也少不了陳景恪的一份。

他有哮喘不能穿皮草,去年冬天可把他給凍的夠嗆,大半時間都呆在屋裡不敢出門。

今年有了溫暖舒適的棉衣,終於可以舒舒服服的過冬了。

吃過飯他就帶著兩個護衛去了東市,在玻璃館對面的一處酒樓成功和李世民、長孫無忌匯合。

這倆人坐在二樓靠窗位置,能清楚的看到玻璃館外面的情況。

陳景恪也沒有太客氣,隨意拱手錶示尊重,就在旁邊坐下了。

等他坐好李世民就笑道:“真別說,這棉衣穿上確實很舒服啊,暖和。”

長孫無忌也欣賞的道:“有了棉花大唐又多了一禦寒之物,不只是百姓,邊關將士們都要感謝景恪呀。”

陳景恪謙虛的道:“兩位過獎了,我就是提個意見,真推廣此物靠的還是二哥和姨母呀。”

李世民道:“把此物引入大唐就是大功一件,這個功勞我給你記著呢,等將來一併封賞。”

陳景恪道:“謝二哥,可惜將士們想要用上棉衣最少要等到明年去了。”

李世民含笑不語。

長孫無忌解釋道:“景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二哥早在七八月份就從六詔收購棉花,這會兒冬衣已經穿在邊關將士們身上了。”

陳景恪佩服的道:“二哥英明,此乃將士們之福也。”

李世民很是自得,但又有些遺憾的道:“只可惜,六詔對此物也不甚重視種植的並不多。”

“我們收購的棉花加起來也只夠部分將士們使用,大部分將士還要受嚴寒之苦。”

棉布、棉衣、棉被的實物出現,讓李世民親眼見到了棉花的優勢所在,已經決定把城外的幾處皇莊數千畝土地全部改種棉花。

但想要收穫就只能等到明年了,今年只能從六詔那邊採購一批。

本來還想從西域採購的,可惜高昌王麴文泰倒向西突厥,不願意給大唐出售這種戰略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