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7 虎威(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在早朝時候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發病,這種事情是瞞不住人的。早朝剛結束就傳了出去,並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
自然是人心惶惶,即便諸位宰輔和大將軍親自出來闢謠都沒用。
不同的人對此事的看法也是不同的。
普通百姓大多感到惶恐,然後為皇帝祈禱。雖然大家都說百姓不關心誰坐在龍椅上,只關心自己的飯碗。
這句話對,但也不完全對。
誰坐在龍椅上對百姓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皇帝能不能讓他們吃上飯。
能讓他們吃上飯的皇帝,就會獲得他們的擁戴。他們就會關心這個皇帝,祈禱他長命百歲。
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個皇帝是什麼樣子的。
李世民無疑是個能讓大多數人都吃上飯的皇帝,所以百姓很關心他,不希望他出事。
和皇室有隙的人則高興的直跳腳,不管皇帝最後死不死,這都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尤其是在得知,身為外戚的高士廉竟然背刺皇帝,他們就更加開心了。
李家果然是暴發戶,連自己的親戚都背叛了,還想和士族比,無知。
而野心家們則祈禱著大唐和前隋一樣,二世或者三世而亡,他們就有機會坐一坐那個位置。
各國的使節們表面悲傷,心裡則樂開了花一樣。死了好啊,這種窮兇極惡的皇帝就該死。
當然,忠於朝廷的人還是更多的,畢竟大唐的建立產生了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這些人是不願意看到國家陷入混亂的。
還有一些雖然和士族千絲萬縷,但心繫天下不希望發生動亂的,比如房玄齡、魏徵等人。
所以為李世民擔憂,並竭力想要維持局面的人更多一些。
在度過最初幾天的惶恐之後,見朝廷運轉正常,且皇帝那邊也沒有傳出進一步的壞訊息,人心漸漸安定了下來。
只是今年的上元節慶典竟然是太子主持,又給大家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種擔憂一直持續到十六日,侯君集率軍出征的當天。
李承乾還是第一次送大軍出行很是興奮,為了表示重視這天他還特意穿上了太子龍袍,早早就來到城外校場。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重重一擊,見到竟然是太子出現,將士們沉默了,氣氛變得有些壓抑。
李承乾知道原因,努力鼓勵大家希望能振奮士氣,然而效果寥寥。
將士們最關心的只有一個問題:“聖人身體安康否?”
李承乾很誠懇的保證:“聖人只是風眩發作需要靜養半個月,諸位將軍無需擔心。等你們凱旋歸來,他必會親自主持慶功宴。”
只是這話的效果很差,將士們嘴上說:
“必不讓聖人失望。”
“我等必不會辜負聖恩。”
“用不臣之賊的頭顱為陛下祈福……”
但他們心中的擔憂和陰霾根本就瞞不住人。
此時李承乾更加清楚的明白了,自己父親在大唐將士心目中的地位。
可現在的情況是,必不能讓將士們帶著擔心上路啊,該怎麼辦?這一刻他束手無策了。
就連一旁他最器重的謀士杜荷也感到無力。
侯君集身為主帥,自然也不願意見到大軍還未出發士氣就如此低落,也努力鼓勵眾人,但效果同樣寥寥。
就在眾人都感到不妙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吶喊:“聖人來了,聖人來了……”
李承乾還以為有人搗亂,眉頭馬上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