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7 科學思想(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差,大臣們都是看在眼裡的。有人擔心他的身體,也有人等著看笑話。
可不論是哪種人都絕想不到,他會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
然後不但麻煩解決了,李世民也獲得了儒家的一致吹捧,地位直追上古聖皇。
要知道華夏的倫理道德體系是儒家建立的,治理國家靠的也是儒家思想。
即便唐朝尊崇道教,即便佛教勢力龐大還要壓儒家一頭。
可整個國家的禮法都是儒家建立的,官吏也基本都是儒家出身的讀書人,這就是事實。
而一旦儒家開始吹捧誰的時候,就意味著整個官僚系統開始傾向於誰,這次他們選擇了吹捧李世民。
愛屋及烏,關於李世民的種種革新變法,他們從原本的冷眼旁觀,變成了支援。
事實上儒家的讀書人才是最支援變法的,這一點並不難理解,看看變法的主要內容就知道了。
分封屬於三代時期的制度,這就是復古啊。
學政是教化善政,契合孔子的有教無類思想。且學政體系使用的主要教材就是儒家的,有助於他們奪回被道佛搶走的地位。
科舉就不用提了,只有施行科舉儒家的讀書人才能和士族權貴們爭奪做官的機會。
至於大唐主張擴張和儒家提倡的仁義不符……這是沒有的事情。
在理學興起之前儒家一樣尚武,要不然尊崇儒家的漢朝怎麼可能那麼強盛。
仁義那是對自己人講的,對敵人要用騎射來教育。
只不過以前唐朝在政治上尊崇道教,實際上偏信佛教,對儒家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禮遇,儒家讀書人對皇帝自然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對於朝廷的改革,他們大多是冷眼旁觀,頗有種你們打你們的,和我沒關係。
但現在李世民分權給太子,直接觸控到了儒家的那個點,讓他們集體高潮了。
在以孔穎達為首的大儒帶領下,儒家終於開始發出了屬於自己的聲音。
展開了對李世民的吹捧,對新法也一併支援鼓吹,一時間學政和科舉體系的建設進度再次拉快。
原本許多地方缺少教書先生,這會兒也全部得到解決,有些先生甚至是當地有名的學者出任。
相應的,李世民的地位也變得更加穩固。
“但這也意味著儒家終於不甘寂寞,開始在這個大時代為自己爭取利益了。”陳景恪說道。
一旁的武舒、田仕文和李淳風都默默點頭。
田仕文和李淳風是過來和解的。
當然,他們不會直接說我們算計了你很抱歉,現在給你道歉請你原諒我們之類的。
這是不可能的。
這個危機又不是他們造成的,他們只是利用了一下而已。
你自己愚蠢沒看透其中的危機,也不能怪別人。但凡你聰明一點小心一點,後面的事情就都不會發生。
但作為盟友他們這麼做確實有點不地道,加上紫霄觀始終是道教領袖,他們必須過來做表示。
所以兩人來了,主動表示紫霄觀辛苦了,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他們了。他們會發動自己教派的力量,對佛教發起進攻。
陳景恪自然不會說什麼,此事就此和解。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然後就談起了儒家吹捧皇帝這件事情,陳景恪才給出了上面的判斷。
三人對這個判斷自然是認同的,所以才會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李淳風才說道:“儒家加入戰局,局勢又要混亂起來了啊。”
田仕文不以為然的道:“佛教才是我們的大敵,我們無需理會儒家,只需按照計劃打壓佛教就可以了。”
李淳風憂心道:“就怕儒佛聯手共抗我道教啊。”
田仕文眉頭,道:“儒家畢竟是我華夏一脈,應該不會和佛教結盟吧?”
武舒說道:“為什麼不會?若讓道教吞併了佛教,再加上皇室的支援,我道家天下第一顯學的地位將不可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