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傳教弟子偶然救下一個女子,兩人兩情相悅,然後這個女子是部落大酋長之女。

有了這個基礎,那位弟子就把所有師兄弟都叫了過來,專心攻克這個部落。

靠著先進的文化和知識,幫助部落解決了許多難題,最終成功說服大酋長皈依道教。

雖然李淳風已經儘可能的美化這個過程,也儘可能的忽略酋長之女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可眾人還是提煉出了最核心的因素:美男計。

呸,不要臉。

眾人一邊暗罵,一邊羨慕嫉妒為啥不是自家弟子碰到這種好事兒?

但靜雲觀的事情確實為所有人開啟了一扇新的窗戶,日後道教各派再選派傳教弟子的時候,往往會選那種比較英俊瀟灑的。

別說,還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都是後話暫且不提,眼下眾人對李淳風那叫一個羨慕,對靜雲觀也更加重視起來。

面對這種成果,陳景恪自然是很開心的。

倒不是因為說服了多少部落皈依,而是道教終於走了出去。經過一年多的鍛鍊,各派也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有效的傳教的方法。

火苗已經點燃,慢慢添柴讓它壯大就可以了,總有一天會掀起燎原大火。

話題自然而然的就轉到了分封上面。

潘師正先感嘆道:“從未想過,天下竟如此之大,在海外竟還有如此多的島嶼。”

成玄英亦說道:“是啊,島嶼雖然零碎但加起來並不比中原小。”

田仕文提醒道:“別忘了還有天竺,如果把它也算上,大唐之外的土地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遼闊。”

張通玄說道:“如此遼闊的土地想要治理太難,想來這也是聖人分封諸侯國的真正用意所在吧。”

眾人皆點頭認同。

田仕文道:“諸侯王鎮守海疆,可就近治理……從中原移民並對土人施以教化,如此幾代人之後這些海島將盡為華夏所有。”

“治理國家是諸侯王的事情,我們道教絕不染指,但教化萬民我道教當仁不讓。”

其他掌教也神情振奮,道:“對,當仁不讓。”

張通玄插話道:“但我們不能一窩蜂的亂上,如此反而會形成不必要的競爭,便宜了外人。”

對他的話眾人都深以為然,至於外人是誰,大家都心知肚明。

張通玄繼續說道:“咱們最好商量清楚誰家去哪裡,就和之前往南方傳教一樣。”

眾人再次認可了他的話。

這時一個小派的領袖搶先說道:“孫真人,此事該如何分配還請您老示下。”

其他幾個小教派的領袖也紛紛附和:

“對對對,孫真人為我道教教主,此事當有他來分配。”

“我只聽孫真人的……”

幾個大派領袖表情都有些不自然,這些小派明顯就是在提防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