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權貴們的手段(第2/3頁)
章節報錯
權貴們心中的疑慮也消失了,給紫霄觀的香火錢更加的厚重。
甚至有官員在朝堂提議,這麼好的醫術應該推廣天下。
不過他的提議遭到了所有人的無視,這種獨門醫術怎麼可能輕易教給別人。
雖然他們也很希望剖腹產被更多人學會,這樣將來就不用去求紫霄觀了。可有些規矩是必須要遵守的,不能被打破。
今天敢用這種方法逼迫孫思邈,明天是不是就敢逼迫他人?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
況且紫霄觀可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誰敢逼迫他們?
李世民知道紫霄觀沒有敝帚自珍的意思,然而孫思邈也說過,手術非常危險,想普及還有許多東西要準備,不能著急。
所以他也沒有說什麼,只是看著這群臣子的表演。
等退朝之後他起身離開,任封則留下通知部分人:聖人有請。
這次被通知留下的人數有點多,包括高士廉、宇文士及、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徵、李靖、李道宗等三十餘位。
這些人非王既公,全都是功績赫赫的朝中重臣,一時間群臣側目。
皇帝一次性召見這麼多大臣,這是又有什麼計劃嗎?
被留下的群臣也有同樣的想法,皇帝這是想幹啥?事先沒有任何徵兆啊?就連長孫無忌也一頭霧水。
李世民在甘露殿接見了群臣,見面就問道:“九月中黃河水溢釀成大禍,至百姓流離失所我心甚痛,欲尋解決之法。”
“翻閱史書發現黃河一直災害不斷,至新莽亂政時達到極致,幾乎年年都有水患發生。”
“光武帝漢明帝在位期間著王景修河,之後的史書上在未見黃河發生大的水患,可見此次修河居功至偉。”
“然自王景修河至今已有五百餘載……現今河道淤積、河堤破損,已經無法在有效約束黃河之水。”
“若不加以治理,恐日後水患一日多過一日。故我欲效仿先賢重修黃河,諸卿以為如何。”
“這……”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他們自然是不同意修黃河的,可皇帝把五百年前的古人都扯出來了,他們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王景修河倒是有幾個人知道,可他們卻不知道,五百多年前的事情是怎麼和現在扯上關係的。
只是皇帝說的言之鑿鑿,他們也不好反駁。
就在這時戶部尚書唐儉出列道:“陛下愛民之心讓人感動,黃河水患也確實該加以治理。”
“然,國庫的錢糧卻不足以支撐如此大事啊。若想修河就只有加稅一途,還要徵用數十萬民夫方可。”
“如此勞民傷財是否值得,請陛下三思。”
說完他就退回了行列中間。
然而如此已經足夠了,群臣馬上就沸騰了。
加稅?徵用幾十萬民夫?前隋可才滅亡沒幾年呢,隋煬帝就是加稅徵用民夫修大運河……
一想到這些舊事,群臣再也按捺不住,紛紛站出來反對。
“請陛下三思。”
魏徵躍躍欲試,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如果皇帝一意孤行,他就好好和皇帝講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