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管怎麼說,李世民同意在南方宣揚華夏文明概念,對陳景恪來說已經是個意外驚喜了。

這個試點比之前的一個縣大了幾十上百倍,足夠折騰了。

不過畢竟是蠻荒之地,考慮到其中的難處,他還是努力爭取道:

“您說的有道理,可嶺南和南中的情況您也是知道的,朝廷要給我們提供必要的幫助才行。”

李世民道:“我會下旨讓南方的衙門和折衝府,為你們提供方便的。”

陳景恪搖搖頭道:“不夠。”

李世民道:“那你想要什麼幫助?”

陳景恪鄭重的道:“人,我們要人手。南方地廣人稀環境惡劣,在那裡傳教需要大量的人手,甚至還要做好死一大批人的準備。”

“因為朝廷的限制,各道觀的道士數量本就不足,抽不出多少人去南方。也沒有誰家願意把自己寶貴的弟子,送到南蠻之地去送死。”

“我需要一部分度牒當籌碼,去和各派談判,讓他們支援這次的行動。”

李世民露出思索的表情,過了一會兒才說道:“一百人。”

陳景恪心中一喜,連忙道:“至少要一千人,南方地廣人稀,人手少了撒進去連點水花都激不起來。”

李世民眉頭微皺,道:“三百。”

陳景恪叫苦道:“七百,真不能再少了,我們這也是為朝廷效力啊。”

李世民道:“五百,不能再多了。”

陳景恪喜上眉梢,生怕他反悔連忙道:“好,就五百,君無戲言,任太監你要給我作證啊。”

任封想笑又不敢笑,只能低著頭裝作啥都沒聽到。

李世民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道:“朕身為大唐聖人,豈會如你一般言而無信。”

“嘿嘿。”陳景恪憨笑道:“那是,您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我怎麼敢和您比呢。”

其實他就是故意的,有時候開一點無傷大雅的小玩笑,反而能拉進彼此的距離。

剛才他非要找本書看,現在和李世民討價還價,都是出於這方面考慮。

現在看起來,效果非常好。

李世民先是佯裝生氣,轉眼又恢復平常,道:“我記得你上次說過,軍隊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怎麼不見相關書籍?”

“額……您真準備在軍隊裡推行此法啊。”陳景恪有些驚訝,這可不是小事,搞不好就是國家大亂。

李世民淡淡的道:“不試一試怎麼知道你的法子可不可行,若是錯過良法豈不是人生憾事。”

陳景恪不禁為他的氣魄折服,道:“陛下英明。”

李世民道:“別高興太早,大唐府兵皆來自於良家子,你的法子短時間內對他們很難起效果,我也不放心讓你拿大唐精銳做實驗。”

“之前我從元從禁軍、官戶蕃口中擇取驍勇善射少年郎百餘人,組建了一支親衛名為百騎司,你就拿他們做實驗吧。”

陳景恪愣了一下,才不敢相信的道:“您說讓我去做這件事情?”

李世民道:“辦法是你提出來的,除了你沒人懂這些,不交給你交給誰。等會兒我就給你寫一道手諭,百騎司悉聽你的調遣。”

百騎司屬於親衛序列,無需經過兵部和十二衛,李世民一道手諭就可以隨意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