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9 桃源酒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天早朝,戶部尚書唐儉上書言:戶與地乃國之根本,自武德七年至今已十四載,朝廷再未進行過人口清查和土地清丈,此非長久之道。
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特奏請聖人開展全國人口清查和土地清丈工作。
此言一出朝堂一片譁然,大家都議論紛紛。有支援的,認為確實應該摸一摸底子,也有反對的認為勞民傷財。
李世民高坐龍椅目睹這一切,心中很清楚眾人的想法。
支援清查的不一定就是忠心,也有可能是想借機達成自己的小算盤。
反對的也不一定就有私心,因為這兩項工作確實需要調動全國資源,而且還不一定能查出個所以然來。
“肅靜。”見眾人喧鬧不停,任封上前大聲呵斥。等眾人停下來,他才躬身退到角落裡。
李世民沒有當場表態而是問道:“房卿以為如何?”
房玄齡出列道:“回陛下,臣以為唐尚書所言甚是。”
“十四年足夠一輩人長成,然各地衙門彙報戶籍人口數量與十四年前竟無差異,豈非咄咄怪事?”
“此前因突厥等外患朝廷無暇分心,現如今四夷臣服,也是時候進行一次人口和土地的清查了。”
李世民點點頭又問程咬金道:“程卿如何看?”
程咬金出列道:“四夷只是暫時被打服,他們猶如受傷的野獸躲在暗處舔舐傷口,一旦等他們恢復元氣必然會再起刀兵。”
“我大唐也應趁此空隙清點家底,如此待戰火起就可相應抽調糧草、大軍,而不會引起國內混亂。”
李世民依然沒有表態,接連又問了好幾個人,包括宇文士及、魏徵、王珪、秦瓊、李績等人。
眾人的態度出奇的一致,支援。
這些人既是文官和武將的代表,也是士族、關隴和新興權貴的代表,他們的表態直接影響了朝堂大多數人的選擇。
到了這會兒大家哪還不明白,此事不是唐儉突然提議,大佬們已經私下商量好,現在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
自己在反對那就是和所有大佬作對,雖然不乏頭鐵的,但在這種事情上實在沒有頭鐵的必要。
於是此事就此透過。
李世民當即下令著戶部負責此事,各地方官吏必須無條件配合,在年底完成此次人口和土地清查工作。
……
陳景恪此時正在和程懷亮、秦懷道、尉遲循毓三人商量新酒樓選址的事情。
程懷亮看著長安城的草圖,道:“東西兩市是長安最繁華也是人流最密集之處,新酒樓當選在這裡。”
尉遲循毓直接道:“那就兩市各開一個,我們又不缺這點錢。”
秦懷道支援道:“大兄所言甚是,我們不缺錢,這半年也培養出了足夠的人手,乾脆兩市各開一座。”
他娶了尉遲循毓的親妹妹,這聲大兄是必須要叫的。
程懷亮顯然也很認同這個計劃,道:“如此一來天然居就有三家了。”
陳景恪也不反對在東西兩市各開一座酒樓的計劃,以他們現在的實力別說開兩家分店,三五家都綽綽有餘。
他關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你們以為分店叫什麼名字為好?”
秦懷道疑惑的道:“自然也叫天然居,有這個招牌在新酒樓的生意馬上就能紅火起來。”
尉遲循毓和程懷亮兩人也都是這個意思。
陳景恪卻搖搖頭道:“天然居已經不是一家酒樓,它是達官顯貴、文人騷客的聚散之地……帶給我們的好處是一百家酒樓都換不來的。”
“一旦我們在京城開了分號廣納食客,它就會變成一家普通的酒樓,最多就是菜好吃一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