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娉就不一樣了,她是看過農書的,也知道刀耕火種、漚肥堆肥、種豆肥田之類的,但她卻不知道這個發展過程。

不知道為什麼漚肥就不燒根,也不知道漚肥汁液能殺蟲,更不知道種豆肥田是因為根瘤菌固氮。

聽陳景恪一番講解可謂是茅塞頓開,之前想不通的問題都一一得到了解答。

同時她也再次感受到了他的博聞強識(zhì),不只是詩詞寫的好,對農學竟還有如此深的研究。

這些東西在前世是很常見的,只要留意一下網上到處都是。

還有許多專家把古代的農書整理成一條線串聯起來,方便人們更好的瞭解農業的發展歷程。

然而在這個時代,書籍是寶貴的,知識更是寶貴。能把這些東西梳理出來串成線,都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聽完後,張娉一雙美目閃爍著光芒,盯著他道:“不成想真人於農學竟也有如此深的研究,小女子之前不知多有獻醜,還望真人勿怪。”

陳景恪被她看的有些不好意思,謙虛道:“張娘子快別如此說,我也只是看過幾本書懂一些理論知識,真論種田隨便一個老農都比我強。”

“讓我驚訝的是你,實在沒想到以你的身份竟然懂得種田,還願意親自下田耕作。”

張娉似乎找到了知己一般,敞開心扉道:“我二翁就喜歡種田,家裡還有許多農書。我幼時很好奇地裡是怎麼長出美食的,就經常去找他。”

“二翁一心侍奉天尊終生未娶,就視我若己出,教我讀書識字還教我種田。可是……”

說到這裡她的情緒有些低落,道:“可是其他人都不理解他,認為種田有失身份,還不許我跟他種田。”

陳景恪嘆息道:“世道如此,嘴上喊著重農,實則心中把農人視為卑賤之人……後來呢?”

張娉似乎想到了什麼好玩的事情,嘴角浮起笑容,道:“二翁才不聽他們的,每次都罵他們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不是好人。”

“他不只帶我種田,還帶我下水抓魚蝦,去集市上玩耍。”

能看得出來她非常喜歡那位二爺爺,說起他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陳景恪也由衷的為她感到開心。

“你有一位好阿翁。”

“嗯,是的。”張娉重重點頭道。

然而在當今世道之下,這真的好嗎?

她不禁回想起二翁告訴她的話:女孩子總歸是要嫁人的,她的夫家絕不會容許她做這些事情。

所以在玩耍之餘她必須要學會如何當個大家閨秀,如何相夫教子。否則現在的她有多開心,將來就會有多難受。

當時她還天真的問,為什麼就不能找個一樣喜歡種田的夫家呢?

二翁告訴她,因為禮法和顏面,她不可能嫁給農夫,而富貴人家都不會允許自家主婦耕田。

從小就生活在豪族之家,她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也沒忘了讀書學禮教,努力讓自己成為符合大眾期許的人。

可是現在……她看了陳景恪一眼,心中暗道:二翁,世上或許真的有不在乎女子耕田的男人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