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兩千九百五十兩,銅錢一千一百八十五緡。

這就是今天收到的香火錢。

聽到這個數字,陳景恪簡直驚呆了,四捨五入就是一個億啊。

“不會算錯了吧?”

張瑞廣也有些恍惚,但還是肯定的道:“賬房計算了三次,沒有錯。這是具體名單,您一看就明白了。”

陳景恪接過名單瞅了一遍,頓時就明白錢是從哪來的了。

東宮黃金一百兩。

魏王黃金一百兩。

任城王(李道宗)黃金一百兩。

襄邑郡王(李神符)黃金一百兩。

……

許國公黃金一百兩。

齊國公黃金一百兩。

宿國公黃金一百兩。

……

這些頂級王公貴族出手都是百兩黃金,其中兩千兩就是他們貢獻的。其餘權貴雖然沒這麼大手大腳,但也沒有低於十兩的。

黃金幾乎都是他們給的,銅錢則是小權貴、普通官吏和富戶們給的,真正普通百姓給的加起來也就是個零頭。

至於是怎麼分辨出哪些是百姓給的,哪些是權貴給的,很簡單,百姓給的都是散錢,直接投到功德箱裡。

有錢人會用小布袋裝起來,裡面有紙條寫著自家的名字,

還有一點就是,百姓的錢顯得尤為光滑有潤澤,有錢人的錢就很正常。

“這些人真是太有錢了,就這一天的香火錢就夠我們吃好幾輩子的了,要是每天都這樣……”

孫思邈笑道:“怎麼可能,也就今天開觀才會如此,以後每天能收個十緡八緡就算不錯了。”

養天祿也說道:“孫真人所言甚是,除非遇到大事香火錢並不會太多。廟觀真正的進項還是靠售賣香燭、相面和做法事。”

陳景恪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剛才只是隨便說說而已。他實際上想的則是,既然那些人這麼有錢,自己就更應該想辦法割韭菜了。

就古代的效率,指望長孫無垢那邊見成效估計還有的等,看來自己很有必要另外想辦法先小割一下。

孫思邈看了一下禮單,隨手遞給養天祿道:“抄錄一份送給陛下吧。”

養天祿臉色微微一變,不過馬上就隱去不見。

陳景恪並未察覺到這異常,而是道:“這樣不好吧,要是傳出去咱們還怎麼在長安立足?”

孫思邈鄭重的道:“咱們能在京中立足靠的不是這些權貴,而是陛下和娘娘的寵信,做人不要忘本。”

陳景恪雖然並不完全贊同這番話,但也不得不承認確實很有道理,道:“我知道了,那就麻煩養師兄把禮單送到宮裡去吧。”

“喏。”養天祿臉色有些不自然的離開。

孫思邈則暗自搖頭,這個傻徒弟,你就沒想過他一個道士是怎麼把禮單遞到皇帝手裡的?

雖然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但孫思邈並不打算現在告訴陳景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