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御醫面面相覷,問我們?你看病還是我們看病?

還是孫思邈心疼自己的徒弟,主動站出來把他的診治結果說了一遍。

他說的很詳細,包括脈象、病灶、表象,以及開了什麼藥,服藥後有什麼變化等等都說了一遍。

陳景恪敏銳的抓住了幾個重點詞:氣疾、肺、咳嗽、呼吸不暢、劇喘、胸悶。

氣疾不提也罷,受限於對人體的認識,此時的中醫把呼吸系統、迴圈系統和淋巴系統的疾病統稱為氣疾,沒有太大參考價值。

但後面這幾項卻給了他極大的提示,把疾病鎖定在了肺和支氣管上,而且他有九成把握是支氣管炎或者哮喘,有七成把握是哮喘。

至於原因,很簡單,穿越前他也是哮喘病患者。

久病成良醫,他對哮喘有很深的認識,透過孫思邈的描述他有七分把握是哮喘。

之所以不用十分,是保守起見。

向孫思邈道過謝之後,他又把目光看向了周圍的宮女太監,道:“你們誰跟隨娘娘的時間比較長,對她的病情比較瞭解?”

眾宮女太監都低著頭不敢吭氣兒,萬一等會兒治不好陛下降罪怎麼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世民的臉色陰冷了下來,就在他準備爆發的時候,一個額頭帶血的小太監主動站出來道:

“奴婢跟隨娘娘有三年了,見過幾次娘娘發病,小真人有事情儘可以問我。”

陳景恪下意識的看了一眼他的額頭,儘管心中很疑惑卻沒有多管閒事,而是問道:“把娘娘發病時的情況告訴我,不要有任何遺漏。”

“喏。”那小太監沒有急於回答,思考了一下才開口娓娓道來,把他知道的情況都講了一遍。

陳景恪越聽越激動,他已經有九成把握敢肯定就是哮喘。

一旁始終盯著他的李世民敏銳的捕捉到了他的情緒變化,眼睛也亮了起來,難道他有發現?

孫思邈也察覺到了,他同樣很激動。到不全是因為能活命,更多的是可以重新認識一種疾病,救治更多的病人。

“你說娘娘發病的時候呼吸帶鳴音是嗎?”陳景恪打斷小太監的話,問道。

那小太監肯定的道:“對,有鳴音,娘娘表現的也很痛苦。”

“她平時對什麼東西過敏……就是碰到什麼東西比較容易起反應,變得比較難受。”

“起反應?問到異味兒容易咳嗽算嗎?”

“算,還有嗎?比如穿戴皮毛製成的衣物,聞到過於濃郁的花香……”

小太監又思考了一會兒,突然想起了什麼,高興的道:

“我想起來了,娘娘曾說幼時她最喜歡花了,現在反而不好接觸,每次去花園都喘不過氣。”

陳景恪已經有十成的把握敢肯定這就是哮喘了。

難怪這麼多頂尖醫生都束手無策,別說眼前這些醫生,就算放到前世哮喘也是無法被治癒的。

準確說十四歲之前得到有效治療百分之九十多可以痊癒,過了十四歲就是終生伴隨,只能靠養著。

確定了是什麼病,他反而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