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涿縣再遇(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將自己身上的禮物都掏出來之後,聞渡喊著小二將愛馬蒹葭牽到了酒樓門口,踏著馬鐙一躍而上,待坐穩之後,聞渡向身旁的三人拱手道:“玄德公、關二哥、張三哥,小弟先行一步,咱們後會有期。”
“等一等!”當聞渡掉轉方向要離開時,被劉備給喊了回來。“賢弟為我們這般著想,到底意欲何為?”
“沒有一點陰謀在裡面。”聞渡緊握著韁繩,拉住了因為被打斷奔跑而有點生氣的蒹葭,回身繼續說道:“不管你們相不相信,我從始至終就沒有講你們放在敵人這一個立場中,雖然我們的關係已經回不到從前了,但是老弟我永遠不會忘記當初樂陵城外張三哥的救命之恩,不會忘記玄德公、關二哥的禮賢對待,今後若是有需要,儘管向老弟我打聲招呼,只要不是跟我的準則向背,不論什麼忙,我都一定會出份力的。”
講完這一長溜,聞渡便拱手辭行了,跑出去兩步之後,聞渡又勒緊了韁繩,讓蒹葭停下來以後,回頭補充道:“玄德公,若是有時間,可以去盧龍塞看一看,那裡有你的老熟人。”
“敢問賢弟,那是何人?”
“你自己過去看看就知道了,我保證不會讓你失望的!”賣了個關子之後,聞渡朝後面的哥仨揮了揮手,徹底的跑遠了……
“大哥,你不是在幽州沒啥熟人了嗎?”聞渡走後,張飛耐不住性子問出了聲。
對此,劉備也是一頭霧水,苦思冥想了許久,眼睛忽然發亮,喃喃自語道:“莫不是子經?!”
“大哥,子經是誰啊?你的老鄉嗎?”
“不是老鄉,勝似老鄉,我倆在求學時一見如故,推杯換盞之下就成了知心好友,學成之後他出去參軍,我與他許久未見,後來才得知他就在袁紹的手底下為官,可惜之前在袁紹府上為客時沒有機會相見,後來袁紹不是趁各路諸侯討伐袁術的時候,他自己來進攻我師兄公孫將軍了嘛,子經很有可能就是在那個時候被袁紹任命前往鎮守邊塞的。”
“想不到大哥竟然還有這樣一位友人吶…”關羽撫著鬍鬚,頗為感嘆劉備與牽招的過往。
“大哥,這不正好嘛!”張飛搓、弄拳頭,向劉備提議道:“反正戰事已經結束了,咱們也算無事一身輕,幹嘛不順道過去一趟?要真是你的舊識,不正好與他把酒敘舊嘛。”
“大哥,我贊同三弟的意思。”
見自己的二弟、三弟都同意了,劉備心下也有了決定,當即開口說:“我現在就回去和陛下說明情況,二弟、三弟,你二人先準備一下行李,明日早上咱們就出發!”
得知多年未見的好友就在前方的訊息之後,劉備心上這幾天的陰霾瞬間就被吹散了不少,急著和劉協辭行並非是不願意跟劉協待在一塊,而是沒什麼必要了,如今天下大定,劉家人基本上也沒有翻盤的能力了,他就算再不甘心也無法改變事實,既然如此,何不趁機轉移注意力,不去想那些糟心的事情,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的……
劉備決定去會見牽招之後的數日,聞渡也匆匆趕回了中山國盧奴縣城,剛一回來孫堅就對他吐槽蔡邕的情況,說是那幾個朝中老臣在得知劉協前往幽州的事情之後,死活吵著要去找他,其他人想怎麼折騰孫堅是不管的,但蔡邕身為聞渡的老丈人是肯定要被留下的,見軟的不行,孫堅當即下令將蔡邕五花大綁了起來,讓程普帶著他返回建業去了。
至於王允這小老頭,因為貂蟬就在這邊,被女兒的三言兩語外加兩行熱淚就給殺得繳械投降了……
可留下是留下了,問題是和呂布的關係還是一如既往的惡劣,基本上就是兩人不能出現在同一個屋簷下,否則必然是陰陽怪氣外加針鋒相對,得虧是貂蟬在二人中間調解,不然按照呂布那個暴脾氣衝破理智的時候,指不定就是方天畫戟一抬,王允的腦袋就掉了……
“多勞主公費心了。”
看著對自己低頭拱手的聞渡,憂鬱的孫堅給了他一個慘淡的笑容,擺手道:“這都不算什麼,只是接下來我麼要怎麼做?塞外的情況就像是無縫的蛋一樣,我不知道該怎麼下嘴啊。”
對此,聞渡將一杯熱茶遞到了孫堅面前,而自己也握著茶杯取著暖解答說:“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要先把其他州郡的糧草率先運送到益州、涼州、幷州和幽州,為出兵做好準備。
其次,你我不瞭解塞外的事是事實,但主公不要忘了,咱們身邊至少有三方人都跟胡人打過交道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