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劉虞當真是歷史上愛民如子的典型代表,和孫堅軍戰鬥的時候,都還要求自家軍隊不可毀壞百姓的屋舍,礙於這條軍令,劉虞軍的將士們都顯得有些束手束腳的。

可是孫堅這邊可不會管那麼多,房子毀了我讓工匠給你造一個更加結實的不就得了……

此消彼長之餘,原本實力就不如孫堅軍的劉虞軍外加上限制令,情況就更加糟糕了,城池一座接著一座陷落,戰士一個接著一個戰死,轉眼間就被打到了廣陽郡薊縣。

「大將軍,你我都是朝廷官員,何至於此啊?」站在城樓之上的劉虞看著眼前黑壓壓的大軍只感覺頭皮發麻。

聞言,穩坐大宛馬之上的孫堅仰頭解釋稱:「伯安兄,這並非孫某本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平定紛亂、重整河山,如今就差伯安兄治下的幽州了,如果伯安兄真是為了百姓著想,還請開啟城門,讓我等進去吧。」

「大將軍,你口中的河山是誰的河山?是劉家的,還是你們孫家的?」

孫堅早就已經料想到會有人問他這個問題,只是沒想到開口的人不是劉備,而是劉虞。「伯安兄,你的理想是什麼?開疆擴土建立不世之功?還是真好鎮守一方造福當地百姓?」

「後者。」雖然不太明白孫堅的意思,但對於自己的志向,劉虞自始至終都很確定。「在下沒有什麼領軍才能,更沒有運籌帷幄的智慧,所以能夠駐守幽州,守護一方百姓,讓他們過得富足安康,也算是沒有白活一世了。」

「伯安兄當真是世間少有的真君子,孫某佩服!所以我想和你做一筆交易。」

「願聞其詳。」

「你投降與我,我讓你繼續做幽州牧,並且日後還會在中原建立一條物資運輸路線,從富饒的冀州、豫州、荊州、益州、揚州等地運送各類物資,以此來幫助北疆的幽州、幷州和西涼,爭取讓貧瘠的三州提高經濟和糧食產量,老百姓最需要的不正是糧食與錢財嗎?」孫堅講的仔細,並不僅僅是為了讓劉虞聽見,也是為了讓呂布聽見。

果然,從孫堅口中聽見了幷州的字眼以後,呂布忍不住轉頭看向對方,確定是有益的決定後才放心的叫腦袋又轉了回來。

見劉虞已經被說的沉思了起來,聞渡趕緊上前繼續攻心道:「劉州牧,如今天子所在的徐州都已經投降了,大漢十三州獨剩你一人,何必要再做掙扎?來我主麾下,可以過比以前更加舒適的日子。」

「你說什麼?徐州陷落了?那陛下他人在哪裡?」

看著劉虞著急的樣子,聞渡卻會心一笑,如此就可以確定他並不知道自己是在說瞎話了。「如今人就在豫州境內,只要你投降,我保證讓你們同族見面,雖然不再是天子,但衣食住行依舊按照天子的標準來。」

「大人!」城樓之上,一個將軍模樣的人向劉虞進言道:「末將明白大人想要維護江山社稷,但如今天子下臺,天下早已經不姓劉了,大人再堅持也沒有什麼意義,以末將遇見,不如趁機歸降,以免百姓再受戰火荼毒!」

「劉和…」劉虞扭頭看向左邊抱拳的將軍,而後轉身看著站在身後的所有文武,心酸的開口道:「各位都有意要投降嗎?」

被問道的五六名官員互相對了一波眼神,隨即接二連三的跪地答覆稱:「我等懇請大人歸降大將軍,避免幽州百姓遭遇戰火荼毒!」

聽見這整齊劃一的回答,劉虞不由得往後退了兩步,無奈搖頭道:「罷罷罷…既然各位都這般體恤百姓,那我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開啟城門吧……」

其實,不僅是劉虞,就連官員本身都知道他們說的話都是狗屁,劉虞是真心為了百姓,但他們考慮更多的則是自己的前程。

不費吹灰之力之力就拿

下了薊縣,而劉虞帶領全體守軍向孫堅上交印綬和佩劍的那一刻,則代表著整個幽州都是孫堅的地盤了。

把玩了一波佩劍和印綬之後,孫堅又還給了劉虞。「孫某不會食言,以後這幽州牧還是你的位置。」

「大將軍這樣放心?不怕我舉眾謀反嗎?」

看著劉虞狐疑的目光,孫堅掐腰,開懷大笑稱:「伯安兄愛民如子,怎麼可能忍心看著之下居民深陷戰亂呢?再說了,能把胡人治理的服服帖帖的能耐,除了你之外,我還真找不出來第二個人,所以說這個位置,你坐最合適了。」

「多謝大將軍,只是我何時能與陛下見面?」

「這個嘛…這個…嗯…」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孫堅用眼神向聞渡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