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遇張繡(第1/2頁)
章節報錯
“主公,依在下之見,應當儘快安排援軍過去,只要能守住武當山、竹山、大巴山的各個檔口、關隘,再另外派出一軍阻截水流,如此行事,他們除非是長有雙翼,否則絕對不可能過得來的!”
“說的是!說的是啊!”楊松建議就像是定心丸一般,張魯吃下去後即刻拜託憂愁與苦惱,換上了剛開始的那副愉悅神色。“立即傳令楊任、楊昂、楊柏三人統帥五萬大軍進駐前去禦敵!告訴他們,一定要給我堅守住,直到對方主動退兵為止!”
“諾!”得到命令計程車兵應答一聲,立馬小跑著出門送信去了。
“主公,除此之外,在下建議您應該再派一路人馬增援子午關,在下擔心這是佯攻之計,他們真正的目的是過子午道偷襲南鄭。”
“言之有理,是該如此防範。”聽過建議後,張魯想了一圈,最後將目光又拉回到了楊松的身上。“別人去我不放心,就麻煩先生和我弟弟前往鎮守吧。”
“……”萬萬沒想到張魯會這麼安排的楊松就如同搬起的石頭砸中了自己的腳一般,臉色鐵青一塊,遂急忙開口反對說:“主公,在下身死是小,可主公安慰是大,在下害怕若是自己離開了主公,您要是突發意外情況,到時候何人能為您出謀劃策啊?因此在下懇請主公三思!”
出於絕對的信任,被楊松的“忠心”感動到的張魯又變了主意,急忙點頭說:“先生說的在理,那依你之見我應該派誰前去輔佐我弟弟最為合適啊?”
“回主公話,這事應當讓閻甫來幹,此人聰慧無二,必然能成為張衛將軍的左膀右臂!”
楊松嘴上對閻甫是給出了肯定的評價,而後世的發展歷程中,諸如勸說張魯不要稱王、在適當的時候主動投降最後被封了列侯等等發生的事情來看,的確證明了名不見經傳的閻甫確實是個人才。
只不過現在的楊松這麼捧閻甫實乃是因為自己往日與他有過節,想要把對方推出去做擋箭牌罷了,無論事成與不成,自己都不會受到處罰。
“那就依先生的意思。”張魯贊同性的轉頭望向張衛吩咐說:“立馬帶領兩萬人去增援子午關,不要讓我失望!”
“主公放心,愚弟絕不會辜負你的信任!”張衛抱拳領命,不過在臨走之前卻偷偷的瞟了楊松一眼,是何心思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當孫堅、甘寧兩路人馬已經被漢中方面警覺的時候,聞渡所率領的主力部隊正在沿著司州與漢中的秦嶺交界線一帶“匍匐前進”,不過俗話都說好事多磨,老天似乎就是喜歡在普通的日子中找點樂子,就好比如現在,在大軍經過藍田穀附近時,正巧和另一支部隊撞上了。
“你們是誰的大軍?怎麼敢偷偷摸摸的在這司隸出經過?”對面一個頗為俊秀的年輕將軍走了過來,向著這邊詢問一聲,雖然他帶的人不過一萬,但詢問的語氣中絲毫沒有懼怕的意思。
看著對方手舉長槍指著掃視著自己的樣子,脾性難壓的孫策立馬反駁道:“小爺走哪管你屁事!”
一句話瞬間就把兩個人的憤怒都給抬起來了,互相叫囂了幾句粗口後搭著長槍就要開始對沖……
“等等!等等!有話好好說!”就如同央視三國第一回的劇情,聞渡駕馬來到了二人中間,左右手各自握著一柄槍桿,慢慢的將戰在一起的二人給分開了。
“這位將軍,有話好好說,沒必要剛見面就動手哇…”
雖然對方的臉上還是有些火氣,但是看見聞實力強悍的同時又很有禮貌,他也不敢過多造次,拱手請教道:“這位將軍力氣不小,是個爺們兒,敢問尊姓大名?”
“承讓了,姓不尊名不大,聞渡,表字瑟提,敢問將軍是何人?”
“小將張繡,張佑維…”
隨著對方的自報家門,聞渡目光不由得一怔,喃喃自語一聲“想不到隔著碰見貝迪小熊了……”
“誒!你想什麼呢?”
見聞渡發愣不搭話的模樣,張繡使勁喊了一聲,卻不料旁邊的孫策忽然結果話茬喝止道:“兄長思考時經常出身,你個毛頭小子別吵吵!”
“伯符,不要叫罵…”害怕二人再幹起來的聞渡安撫了孫策一聲,又轉頭向張繡好言好語稱:“沒想到能在這裡碰見中郎將張濟的侄兒,有些意外,將軍請見諒。”
“嗯?你認識我叔父?”
隨著張繡狐疑的目光,聞渡擺擺手解釋稱:“當初十八路諸侯討董時在下也曾在場,偶爾聽別人提起過,不過破董之時並沒有見到你叔父的人影。”
“董卓被抓前就派我叔父前往弘農募兵去了,所以才會提前離開,以至於沒有身陷函谷關包圍戰裡面,倖免一死。”
“按照你的意思,我一切都想明白了。”聞渡點點頭,自顧自的解說道:“因為張濟在函谷關身後募集軍隊,所以董卓敗亡時他並沒有受到牽連,反而是以此為基礎,趁著司州戰火蔓延過,各路諸侯都不想主動收拾這個爛攤子的時機,他留在此地壯大自身,而你也是被他叫過來的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