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已經休整完畢的孫劉曹三方勢力在譙縣愣是拖了將近十日,究其原因就在於沛國領土的問題,曹操的意思是既然孫堅要和他一同上表劉備為豫州牧,並且汝南和潁川二郡已經給出去了,那就應該把譙縣以南的縣城都給劉備,不然他這個州牧拿到的不過只有三分之一的領地。

而孫堅就按照狗頭軍師聞渡所傳授的那樣,滿心無奈的解釋稱自己和劉備是好朋友,當然願意給他,但是麾下的文武、士卒都不答應,因為這是他們流血流汗、失去了很多好兄弟以後打下來的,如果自己不顧他們的請求,自作主張的話,很可能會發生譁變。

理由很扯,曹操壓根不相信,但是劉備本人卻是隨遇而安,你給我就收,你不給我也不爭……

就這樣僵持了十日,直到這一天劉備方忽然急行軍回撤,才徹底打散了曹操據理力爭的想法。

“雖然我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麼事,但是我們也該動身了。”不再理會曹操的心思,孫堅拿著孫策的信件如此說著,大眼一瞟,上面寫著的大概有兩件事:他已經達到了襄陽,和甘寧、黃忠等人回合了,以及已經等不及進入益州了。

“丹陽那邊周昕來信說,山越在他與嚴白虎的圍剿下已經快到末路了,大概在這個月之內就能徹底平定,現在他們還不能動,我建議將衛覬調過來管理譙縣以南縣城,讓孫賁、朱桓過來輔佐;再派遣周昂、王烈和徐盛過來管理潁川,也該讓這些年輕人好好學習一下了,老是窩在後面可不行。”

對於聞渡的提議,孫堅是百分百同意的,讓衛覬和王烈兩個年長者帶著這些個年輕人,也省的自己再多花費心思了。

“程普、黃蓋。”

被孫堅點名的二人齊齊應答道:“末將在。”

“你們兩個在這邊等候他們過來,待交接過後立即前往襄陽與我們回合。”

“末將遵命。”

“韓當、祖茂,你二人備好糧草,先行一步出發,剩下人員即刻去整頓各自部眾,明日黎明時分動身。”

“諾!!”眾人一同抱拳應答,隨後魚貫而出、各自散去。

“公臺等下。”

“監軍請講。”要去做準備工作的陳宮聽見熟悉的聲音,頭都沒回就已經知道了聞渡的想法。

“沒什麼大事,就是想讓你注意一下,在交接的時候告訴衛覬,如果袁術有麻煩,一定要出手幫幫忙。”儘管是覺得丹陽兵不可能會輸給世家豢養的私兵,但多防範於未然可是聞渡一直以來的良好美德。

“這個意思是說監軍已經把袁術說服了?”

“那必須啊,你也不看看我是誰!”聞渡頗為囂張的抬起腦袋驕傲的開口說:“我出馬有哪一回是不成功的?”

“沒有、沒有,兄監軍的能耐通天入地,在下萬分敬佩!”

聽著陳宮誇張的馬屁,聞渡與他相識一眼,忽而共同開懷大笑不止,畢竟陳宮知道聞渡不愛聽這屁話,聞渡也知道陳宮就是故意在開玩笑罷了。

視線越過孫堅一方來到冀州,呂布、張遼、賈詡過常山國,李傕、郭汜、董昭過趙國,張燕一眾走魏郡,外加張郃、高覽、麴義三人走中山國,四支大軍齊頭並進,按照賈詡的方略是同時進攻最外圍的四郡,引後方援兵過來,再讓張楊與眭固挑選兵力最為薄弱的一地增援猛攻,開啟一出缺口,再轉頭向附近的郡城實行兩面包夾之勢,逐個擊破。

賈詡猜測袁紹會趁此機會,號令天下諸侯共同討伐袁術,所以早早的就派人去豫州附近觀察情況,一直到得知是劉備過去之後,賈詡是有些意外的,但轉念一想,以大漢中良自居的袁紹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諱,不去討伐偽帝,這其中必然有貓膩。

直到想起當初坊間傳聞說劉虞和公孫瓚互相撕逼的事情,他的腦子猛然間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猜測:莫非袁紹是趁此機會偷偷前往幽州了?

抱著這個想法,賈詡與董昭商議之後,聯名上表張楊應該前去試探一番,當張楊還在顧慮的時候,李傕、郭汜二人已經點起人馬準備出發了,不為別的,就是想抓住機會佔領冀州、斬殺袁紹,為董卓報仇!

得知二人動靜的張楊怕二人中計,也顧不得許多,當即就同意了賈詡的建議,以四路先頭部隊外加一支援軍的陣容開始向冀州進軍。

結果就是得到了意外之喜,如賈詡所料,袁紹果真帶著大軍離開了冀州,剩下的數萬名守軍也不過是紙老虎,外強中乾,花費了不到五天的時間便先後攻破了冀西四郡,五路人馬會師於鉅鹿。

本來以為是要再戰過一場的,卻沒想到冀州軍清光了城池附近的樹木,帶走了儲存的糧草直接跑路了,等待張楊大軍入城的只有藏在家中,小心翼翼的探著頭觀察他們一舉一動的當地百姓。

稍微休整了一天一夜,在儘量不驚擾百姓的情況下,大軍離開了……

穿過相同情況的安平國,張楊軍來到了河間國,在武塬縣城的城樓上面終於見到了士兵的那一刻,眾人都有了歡呼的慾望,終於可以活動僵硬的手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