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郭嘉看著手拿聖旨,不停在眼前來回踱步的曹操,頗為好奇的詢問說:“主公心中可有憂慮?”
“有,來的著急了,那個時候還沒有想到,倒是這份詔令提醒了我。”曹操將聖旨放在了桌上,自己坐回到了主位上。“這上面提到了張楊,卻沒有提到公孫瓚。明令要求所有受過敕封的諸侯都要過來討伐袁術,為何會沒有他呢?”
曹操想不明白啊,之前才聽說公孫瓚消滅了公孫度,搶佔了遼東各郡,兵力擴大了數倍,現在最需要他出力的時候反而被遺忘了,怎麼想都不正常。
看著曹操轉動腦筋思來想去的郭嘉,不過數息間就想到了一種可能性,遂開口進言稱:“主公,在下有一個猜測,依我看估計是袁紹故意沒寫公孫瓚,並且他本人此次不會南下,反而會北進去幽州與公孫瓚決戰。”
“袁紹現在的身份可是大漢第一忠臣,他敢在眾目睽睽之下,放著偽帝不管,反而去給自己搶地盤嗎?”
“這事很好解決,只需要派遣一位足夠有分量的將領打著他的旗號過來,晃過天下人的眼睛不就行了嘛。”
“足夠有分量?”曹操對這句話有了新的思索,忽而猛然抬頭道:“你是說劉備?”
“正是。”郭嘉點頭應稱:“大漢皇親,左將軍、宜城亭侯,三個響噹噹的名頭,再合適不過了。”
“照這樣說,反而我們這次要吃虧了。”曹操感覺很難受,畢竟來之前的設想是至少集結他自己和袁紹以及孫堅三方實力,用最少得損失掙得最大的利益。現在袁紹派劉備過來,大軍肯定不多,估計也就是三五萬,撒牙縫而已,但是自己可是把能動用的十八萬大軍全拉過來了,北方的主力進攻事項估計是要落在自己頭上了,這場打完,不知道自己手下又要死多少大軍吶……
曹操斜靠在凳子上面,不疾不徐的再次開口說:“除了袁紹之外,我還再擔心一件事”
不等郭嘉反應過來,站在旁邊的荀攸解答說:“依我看,主公想到的應該是張楊吧?”
“倒也不能說張楊,準確點來講是呂布,我擔心我們和袁術交戰的時候,呂布會突然發兵,偷襲兗州,之前就聽說過袁術曾借過糧草給他,甚至還向他和張楊同時提親,想讓自己和他們成為親家,這三個人之間貓膩太大了。”
“主公放心,貓膩就算再大,呂布也不會偷襲兗州的,他的武藝雖說當世無雙,但論智慧他怕是連主公的手指頭都比不上。”
“怎敢如此肯定?”曹操緊緊盯著荀攸開口稱:“以前我就和他有過節,況且他身邊那個叫賈詡的人萬萬不可小視,他說不定就會給我來一出圍魏救趙吶,現在兗州基本上就是一座空城啊……”
對此,旁邊的荀攸怎是輕笑回覆:“恰恰是賈詡不會讓呂布進攻兗州,更不會讓他支援袁術。其一,此等做法意味著附逆,只能自取滅亡;其二,兗州與幷州並不接壤,呂布雖說少智,但也不會強行越過沒在自己掌控下的領土來搞什麼偷襲,畢竟來路一旦被截斷,別說是糧草,他自己都不一定能活著回去;其三,我軍是秘密行軍,他並不知道兗州的內情,再加上有我叔叔坐鎮,必定能守得兗州無事,主公請不要再憂慮後方了。”
其實前面那一大溜的解釋並沒有真的讓曹操感覺到安慰,因為在他眼中呂布這個匹夫真的有可能會做出意料之外的事情,關鍵點就在於荀攸後面說的那一句“有他叔叔坐鎮”,沒錯,正是因為有荀彧守家,自己才敢傾巢而出,既然已經來到這裡了,那就唯有相信荀彧能處理好身後事不就行了嘛。
想到這裡,曹操大呼一口氣,將目光放到了偌大的豫州州郡圖上面。“還有一個問題,此次出征,我們打的是剿賊扶漢的口號,絕對不能失敗,一旦敗了,那些坐在高臺上面看戲的諸侯都會嘲笑我們剿賊不成,反被賊剿,到那個時候,袁術一定會倒打一耙,煽動其他諸侯來欺負我們這些殘兵敗將,他們會想餓狼一般撲上來,分食我們的血肉,把我們吃的連骨頭都不剩下。你們說說,我們怎麼才能穩贏不輸?”
荀攸思考時,郭嘉快他一步,向曹操諫言說:“和劉備合力,不惜一切代價,直搗袁術的偽都譙縣,在第一時間斬殺袁術!”
“那這不就和之前我的意思一樣嗎?”
“主公明智,袁術有兵將高達三十萬,我軍若是分散開來必然不可能勝利,那就只能集中兵力一路趕往譙縣去了,這是在下能想到打敗袁術的唯一辦法,請主公不要再顧慮許多了。”
聽著郭嘉的意思,斜靠在凳子上的曹操坐直了身體,對著二人命令道:“傳令,兵合一處,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攻下譙縣,斬首袁術。”
“謹記主公軍令。”
隨著曹操大軍駐紮時,與之相對的孫堅大軍也將全部可動用的兵馬、糧草……攻城器械都送往了壽春,正常來說這個時候已經可以嘗試進攻了,但是大營中沒有絲毫出兵的跡象,只有偵察兵日常巡邏的動靜。
其原因就在於聞渡的一道指令“北邊不開戰,自己就不露頭”。很明顯就是想要讓曹操等北方諸侯幫著吸引火力,自己就可以少打一些對手,少死一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