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身先士卒,帶著大軍衝鋒在前線,卻遭到公孫度暗算,身首異處,實乃我軍的一大損失,但是我已經誅殺了公孫度為他報仇,事後還會上表公孫瓚將軍追封他為討逆將軍,人雖身死,但精神永遠與我們同在!”甘寧高舉著公孫度的人頭,身後又躺著徐和的屍首,讓這一番謊言的可信度立馬飆升至百分百。

而後又拿出來了一張寫滿了字跡的黃皮紙,向黃巾軍展示說:“這是徐和親筆寫的,上面提到會帶著你們投降於公孫瓚將軍,為其效力,各位,你們萬萬不可辜負他的良苦用心吶!”

其實不論這封信是真是假,那都不重要,因為黃巾軍之中能識字的能有幾個?就算識字,徐和的字跡誰人見過?況且他們本來就是因為吃不飽飯才原因高舉反旗的,只要有飯吃,那跟誰都一樣。

就在這般心思之下,還活著的數萬名黃巾一邊高呼徐和大義,一邊表示願意歸降,降服的過程中壓根就沒有一點水花翻起……

“得,早知道這麼簡單,這信我寫它幹嘛…”甘寧有些氣惱的將書信揉成一團丟了出去。

“不管怎麼說,結局是好的就行”身上纏滿繃帶的周泰拍著他的肩膀安慰了兩句,示意讓他寬心。

“虎子”

“老大有何吩咐?”

“即刻整軍,馬上向西邊出發,找到公孫瓚把這些黃巾都交給他,趕緊了事走人,我還等著回去喝酒吶”

“得令!”且說甘寧這邊一路緊趕慢趕,但是礙於遼東道路實在不好走,大軍走了快有二十天的時間,才終於是趕到了令支城下。

蔣欽抬頭望去,喃喃自語道:“這公孫大旗到底是屬於公孫瓚的?還是公孫度的?”

“喊一聲不就知道了嘛”這樣說著,甘寧直接大開嗓門仰頭大叫:“城上的小子們!你家主公是誰啊?!”

“我家主公乃是北平太守公孫瓚!”

“那快快開啟城門!我軍乃是孫堅的兵馬,和公孫瓚有約,特來助他攻城的!”

聽明白了來意,上方守軍讓他等一等,自己跑去通報,沒過多久,城門就被開啟了……

“你們就是聞渡信中提到的援軍?”公孫瓚來回看著對面三人,甚是欣賞的點點頭。

“見過公孫將軍,我叫蔣欽,這位是周泰,這位是甘寧”

“三位將軍不遠萬里,前來助我討伐叛軍,當真是義薄雲天的義士!還請允許我備下一桌酒席,為各位接風洗塵!”

“確實應該,畢竟我們可是給你送來了一件大禮”說著,甘寧就把公孫度的腦袋放到了地上。

公孫瓚大驚,仔細繞著腦袋看了一遍,確認無誤後又對著三人拱手一禮,雖然嘴上並沒有說話,但公孫瓚很明白,他心動了,敢從敵後進攻,直取敵方主公腦袋這事,氣魄、謀略、武藝三種都是缺一不可的,如此英才,他哪能忍住不心動?

在酒席之上,公孫瓚是不停地對三人組敬酒,甜言蜜語更是不斷說出,讓一旁被冷落的張飛和周倉二人都有些不爽。

反倒是坐在身邊的趙雲和處在對面的蔣欽二人察覺到了他們的不悅,帶著笑意想其敬酒,這才讓他們的表情緩和了不少。

“三位將軍今日繞敵後而斬其主,必然可以留名青史,在下深感敬佩,我感三位將軍都有些疲勞,不如就暫時在這城中休息數日,養養精神,此舉可能順各位心意?”

看著公孫瓚那無事獻殷勤的嘴臉,甘寧三人那心裡頭都亮的跟明鏡一樣,哪能不明白他的想法呀,遂甘寧向其進言說:“休息是應該的,但有幾件事需要先和公孫將軍說明,其一、我們雖然殺了公孫度,但是後方還有玄菟與樂浪二郡尚存,不過守軍實力不強,應該不難打,所以我軍之後就不出戰了”

“那是自然,各位理應休息,剩下的交給我們足矣

“其二、那數萬的黃巾軍是聞渡要求留給你的,他說你要戍守邊境、抵禦外族,所以就把這些人給你了,望你可以早日將他們磨鍊出山,另外他還說,如果你看不住外面的胡人,他不介意再來一次,幫你看住幽州”

這話讓公孫瓚有些吃驚,但還是點頭給出了肯定答案。

“其三、我軍只休息兩天,兩天過後即刻走人,這要求沒問題吧?”

“這…好吧”公孫瓚他真不想答應啊,但他也明白,既然對方已經挑明瞭,那就說明他們看出了自己的心思,若是故意扣留,必然會發生衝突,他可沒有把握跟這三個狠人打,還能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