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後不好了,我我軍後方突然出現了敵軍,現正朝著昌黎而來!”一個渾身泥巴計程車兵跑到公孫度面前,向他稟報著甘寧的來襲。

聽見自己後院起火的公孫度並沒有慌神,反而相當冷靜的反問:“他們來人有多少?厲害嗎?”

“來人大概三五萬,實力和我們遼東士兵相差無幾,倒是那三個領頭的將軍太厲害了,留守後方的各位將軍都不是他們的對手,就連鎮守襄平的潘林將軍,與其中一個將領交手,不到二十回合就被授首了,如今敵軍連戰連勝、士氣高昂,再過不久就會攻到主公面前!”

“二十回合嘛…”直到聽見這個訊息之後,公孫度才顯露出了早該出現的懼意,一屁股坐回到凳子上,仰天望地,但始終沒有給出一個決定。

“主公,敵軍來勢洶洶,將我們同玄菟與樂浪隔開,後方恐難有救兵能夠過來,末將建議不如主動出擊,派遣黃巾軍為先鋒與敵軍交戰,再派遣我遼東將士二度襲殺,不求一舉殲滅來犯,只求打通與北方二郡相連道路,三軍匯合攻於一處,必能勝之!”

公孫度抬頭望去,看見進言的是麾下第三勇將倫直,快步走到了他面前,伸手將他扶起,“將軍之言正合我意!拿我兵符去調派徐和及其麾下將士,告訴他,此戰若勝,我便封賞他為鎮東將軍、忠義侯,賞良田千頃、奴僕萬人!”

“末將遵命,還請主公趕快和陽儀、柳毅二位將軍聯絡一下,讓他們儘早做好戰鬥準備。”

“我正有此意!”

君臣二人達成共識後,倫直不敢有片刻耽誤,拿著兵符就去調兵遣將了。

且說這徐和也是有夠倒黴的,去年振臂一呼,各州各郡數百萬黃巾紛紛揭竿而起,一時間竟然有張角起義時吞吐天地的氣勢。

結果卻是如同潮汐潮落,來的兇猛、走的倉促,在各路諸侯的兵鋒下,散落於各處的部眾要麼是被剿滅,要麼是被收編,就算僥倖逃脫,但畢竟是平民組織,沒有領導人,也就沒辦法再組織第三次浪潮了,至此浩浩蕩蕩的兩次起義皆以失敗告終,而主謀徐和就帶著早已不足十萬的部眾龜縮於遼東,不敢再往中原去了…

如今又收到了新的任務,但現在的他可不想乖乖聽話咯。

“將軍,有人前來求見,說是為公孫度一事而來。”

“嗯?叫他進來。”

“諾”

在甘寧的示意下,士兵帶著徐和來到了帳中,對著對面三人拱手施禮道:“卑職徐和,拜見三位將軍”

“徐和,你來這裡幹什麼?難不成是公孫度見自己要死了,派你前來充當說客了?”

對於甘寧略帶戲謔的問話,徐和趕忙擺手否定著:“絕非如此,三位將軍所作所為乃是匡扶正義的大善之事,我怎麼可能做螳臂擋車的蠢事吶”

“哦?”聽著徐和的意思,甘寧與周泰、蔣欽二人對了一下眼神,隨後指著一邊的小木凳說道:“坐下說話吧”

“多謝將軍”

“你隻身一人前來,不是做說客,那是何意?難道說公孫度想投降了?這我可要提前警告你,免開尊口,上面已經下了死命令,無論投不投降,公孫度都是必須要死的。”

“將軍誤會了,我來是投降的,但不是為公孫度,而是為我自己以及麾下全體將士。”

這話可就讓三人組產生興趣來了,趕緊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收到要求的徐和開口解釋道:“卑職並不是公孫度的手下,而是繼承張角天師遺願的黃巾領袖,此前與公孫度聯手,促使其公然發兵進攻幽州西部,但結果卻是慘敗,公孫度被打回了遼西,我也就被裹挾著帶到了這裡。

前不久得知各位將軍以及麾下精銳來犯後,公孫度便要求我軍做先鋒,幫助他抵擋你們的攻勢。

但那傢伙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再跟下去只有死路一條,所有我就跑過來請降了,請求各位將軍高抬貴手,饒我們一命!”

“你怎麼證明自己說的都是真話?要是想用這種辦法引誘我們上當怎麼辦?”

“猜到各位將軍會有這般猜測,所以我已經提前交代過了,我會在這裡留作人質,將軍可以派人去前方十里處的營地一趟,將所有的糧食都拉走,可以讓所有人放下武器受俘,不知這樣做,可夠投降的誠意?”

徐和話畢,三人組即可圍在一起,嘰裡咕嚕的討論了兩三分鐘,得出來一個答案:“就暫且相信你說的,我們這就安排人過去拉糧,倘若事實真就如此,那我們會放你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