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忠與奸(第2/2頁)
章節報錯
“還請王大人明示”
“袁大人,陛下來到渤海已有數月之久,可是為何每次陛下想要出宮恩澤百姓時,你都要阻撓?這也是臣子的本分嗎?”
“這是因為考慮到陛下過於年幼,我害怕陛下會遇到危險,故而才不想讓陛下出門去,只是希望陛下再年長几歲,屆時臣一定不會再加以阻攔”
“再年長几歲?哈哈哈~袁大人這話說的陛下就好比是鐵籠之中的金絲雀,而你相比於臣子,倒更像是鳥主人!”
不卑不亢的盯著袁紹,一字一句說的鏗鏘有力,引得全場人都為之側目,他身旁的大臣在用力拉扯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再說了,可這傢伙也是挺有膽魄,眼瞅著袁紹身後的顏良文丑等將皆是目露兇光望向他,卻絲毫不見畏懼之色!
看著對方如此剛硬,袁紹眼中閃過一種包含著憤怒、惡意的神色,隨後陪著笑臉解釋“一定是在下的言論致使王大人如此憤懣,還請允許在下收回前言,只不過在下只想為陛下盡忠的覺悟是不會改變的!”
袁紹他自然是不怕這些大臣的,要是給他逼急了,那該殺就殺絕對不會含糊,只是現在不能做這種事,如果叛逆,那自己必將變成第二個董卓,遭天下人怨恨、攻伐,這屬實沒必要,所以能忍讓的時候,自己認慫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哼,盡忠?那我可就更要問問你了,袁州牧,你記得陛下來這裡多久了嗎?”
“當然,已有五月時間,陛下的事,在下一直記著吶”
“五月之久,那你所說的重修國都進展的怎麼樣了?袁州牧手下那麼多士卒,長安與洛陽,總應該有一個地方修好了吧?”
得,老長時間沒人提,袁紹都覺得他們已經不在乎這茬了,想不到今天又被扒拉出來了。
“這個王大人也知道,先是黃巾再起,我要平叛,後來又被劉備借走了五萬人,再之後陛下又派我去追擊韓馥
(本章未完,請翻頁)
卻意外遭遇了黑山軍,與之對峙,臨近新年才回來,所以真的沒有時間去修繕宮殿,希望大人能夠理解一二”
儘管袁紹是擺出了一副妥協的模樣,但旁邊的劉備完全可以感覺到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怨氣,回頭看去,只見身後的顏良文丑等武將,眼睛中的兇光變得更加強烈,如果王大人再講吓去,估計他今天就要交代在這了,為了保住這位大漢忠臣,劉備急忙插嘴道“王大人,不知劉備可否一言?”
“左將軍請說”
“自打過來渤海之後,我常常與袁大人會面,我可以保證他所講的一切,都是真的,不是他不想,但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才拖慢了進度。如今能解決的已經了事,不能解決的也只能等以後有機會再說了,所以我相信明年,袁大人一定會有時間修繕的,所以還請王大人能夠再稍等一下”
“劉將軍所言極是,明年在下一定找時間辦這件事”
劉備講完,袁紹立刻接話做出保證,反正說說而已,以後再找理由拖著就是了。
眼看著劉備站出來替袁紹說話,劉協倒是有點參透了其中意思,開口講話“王愛卿忠心赤膽,朕心悅之,但袁愛卿忙於軍事,朕也有了解,這件事情,不能怪罪在他頭上,王愛卿還請寬心”
王大人愣住了,因為他沒有想到除了劉備之外,劉協竟然也為袁紹開腔,想要反駁,但視線與劉備對上之後,發現對方正在搖頭,他又不是笨蛋,自然能明白劉備是想讓他住嘴。
“陛下所言極是,是臣思考不周,還望陛下贖罪”
“無妨無妨,愛卿不必記掛在心上,袁愛卿心胸寬廣、海納百川,我想他也不會因為這事而埋怨你的,你說是吧袁愛卿?”
劉協這話什麼意思,袁紹能聽不出來嗎?表面上恭維自己,實際上卻在警告自己別動壞念頭,單說劉協這沒有一兵一卒的小娃娃,那袁紹自然不怕,可他忌憚著一心扶漢的劉關張,更害怕世人看他如董卓。那自己接下來該說些什麼,不就顯而易見了嘛。
“不會不會,王大人為國事盡職盡責,乃吾輩楷模,臣學習還來不及呢,怎麼會埋怨他呢?陛下莫要那臣尋開心了”
“這般就好,各位重臣之間相互和睦,朕可是高興的很吶,來,眾愛卿,今日佳節,讓我們暫且忘記那些繁文縟節、忘掉君臣之禮,盡情吃喝吧”
“臣等遵旨”
得到劉協的應允之後,一直憋著勁,不敢放開手腳的張飛沒有在忍耐的必要了,抱著酒罈子就往嘴裡灌,喝的上頭了,直接跑到了顏良那邊與一眾武將拼酒,劉備與袁紹相互說著奉承話,關羽獨自一人靜飲,因為有張飛他們幾個大嗓門,這邊是突出一個吵鬧。
與之相對的另一邊的文臣席位完全相反,雖然劉協說了不用拘束,但每個人從小學習的禮儀早已深入骨髓,那可能說丟就丟呢?以至於到宴會結束,都沒有一個人能夠放的開,導致張飛都忍不住對關羽講“這群文人是不是不吃飯,只吃規矩長大的……”
(本章完)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