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子,你先別講話”

可能是覺得那人的語氣太過激烈,擔心會再惹到聞渡,領頭人立刻抬手示意對方不要開口,緊接著觀察聞渡的表情,發現沒什麼太大變化,才終於是放下心來。

“講道理?你們都在這落草為寇了,竟然還能講道理?”

想到對方的身份,又從他們口中說出這樣的話來,聞渡自然是不相信的。

“這位兄弟,可否聽我解釋一下?”

領頭人見聞渡如此看待,便提出了想要解釋的請求,聞渡見他態度甚好,點頭答應了。

“實不相瞞,我等此前都是黃巾軍,你也知道,黃巾義事被鎮壓,我們的同僚死的死、逃的逃,而我會一點拳腳功夫,受到這些兄弟的推崇,便做了老大,帶著他們來到了這裡,我們沒有佔山為王的意思,只不過是為了活命,就算是參加黃巾,也僅僅是想要吃飽飯罷了,就像剛剛說的,在這裡安家之後,我們從來沒有打劫過貧苦百姓,因為我們自身也是他們之中的一個,實在是做不出來宵小勾當,打劫的都是那些富甲商販,即便是這樣,我們也會盡量避免傷人性命。但是我知道,這麼做始終不是長久之計,況且我們的名聲已經傳出去了,導致從這裡經過的人越來越少,我已經有不少兄弟被活生生的餓死了,我們當然可以選擇打家劫舍,但是這麼做,不就變得跟畜生一樣了嗎?我知道黃巾一事,讓整個大漢都民不聊生,也正是因為親身經歷過那種地獄,所以我們才會選擇寧願捱餓,也絕對不會再對百姓下手!”

沒注意在什麼時候,領頭人的眼中有淚光閃過,或許是想起來被餓死的兄弟們了;也可能是想到了曾經被荼毒的百姓吧……

“事實到底是不是如你所講,我沒有親眼見到過,不清楚,所以我只能保持半信半疑的態度,這個問題先放在一邊,我倒是想知道,你有何理由覺得,我能對你們提供幫助呢?”

“因為我們看見了”

“看見什麼了?”

“看見你去渤海的情況,在你身邊的是官兵,所以我猜,那是渤海太守袁紹的人吧?”

“沒錯,領頭將軍名為高幹”

“那就對了,其次就是,你們中埋伏的時候,我就躲在不遠處看著呢,救你們的那個大鬍子,我以前見過他,我還是黃巾時,便見過他和另外兩個人,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實力強的過頭了,我都要慶幸自己當時跑的快,沒有被他們砍死……”

領頭人微微抬頭,就像是在回憶當初的場面一樣。

“你們的對話我多多少少也聽見了一些,你們是朋友對吧?”

“沒錯,確實如此”

“看著那個大鬍子身後也帶著官軍,所以我就猜測,他們定然是因為討賊有功而做了將軍了”

“的確如你所說,他們確實已經被封官了,你說的那個大鬍子叫張飛,另外的兩個人名叫劉備和關羽,他們三個乃是結拜兄弟,都是我的好友”

聞渡在說他們是自己的好友時,總感覺是帶著點驕傲的意思在的。

“那就沒錯了,我明白這個要求很過分,但我還是想拜託兄弟幫忙引薦一下,我們想要追隨他們三位”

領頭人恭敬的對著聞渡九十度施禮,這樣子就更讓聞渡好奇了。

“為什麼要選擇他們呢?我可要提前說明白,他們雖然是將軍,但是手下卻無一兵一卒,而天底下的諸侯隨便拉出來一個,實力都比他們強,你另找個人投靠不就行了嗎?”

聞渡給出了他自己的建議,但卻被對方直接拒絕了。

“不,我們只想跟著他們”

“理由呢?”

“其他諸侯或許如你所說,但是我所見到的各路諸侯,在討伐黃巾時,或多或少的會不顧百姓死活,可能在他們眼裡,建功立業得封賞比百姓的性命更重要吧……但是那三人不同,我清晰的記得,為了兩個百姓,他們就帶著千人而義無反顧的衝過去和數萬人交戰,如果當時換成了其他諸侯,怕是壓根不會管那兩人的死活吧?見識過了如此愛民的俠義之士,我如何能不為之傾心?”

實話實說,或許是在後世已經聽說過太多太多劉備的仁義吧,導致自己見到真人的時候,反而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觸,如今聽見同時代的人能夠這樣讚頌,聞渡感覺還是很新奇的。

“我原本還想著你就是想找個靠山罷了,想不到竟然如此的深思熟慮,雖然我向來不吃感情牌,但是卻不得不承認,我被你的言語打動了”

“這麼說,兄弟願意幫我們引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