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真的了,我騙你幹嘛?”

“多謝!多謝!”

確定自己沒聽錯的公孫瓚終於是不再掩飾自己的心情,嘴已經笑的合不攏了。但是一家歡喜一家憂,旁邊的劉備則完全笑不出來。

“瑟提賢弟,我剛剛說的話,你沒聽明白嗎?”

面對劉備的詢問,聞渡則是擺擺手,回答說

“我不僅聽見了,我還聽明白了”

“那這樣做,我回去怎麼跟袁紹交代啊?”

面對質問,聞渡扶住劉備的肩膀,對著他說

“你放心,我自有辦法讓袁紹樂意,老哥放寬心就是了”

眼見聞渡如此自信,劉備便也不想再多說什麼了。

“唉,那就全看老弟你的表現了”

……

“行了,公孫將軍,該說的差不多也就這些了,我們就先撤了”

“好,我在此祝各位一路順風!”

簡單道別之後,聞渡便和劉備轉身向著帳外走去,剛走兩步,聞渡回頭補充了一句

“對了,差點忘說了,麻煩和趙雲將軍說一句,讓他好好養傷,我期待著下一次,有機會和他見面”

“好,我一定轉達你的意思!”

…………

至此,劉關張三兄弟外加聞渡四人四馬,踏著白雪皚皚的大地,向著冀州渤海返程。

“老弟,你能不能告訴我,你有什麼辦法,能讓袁紹滿意?”

走在路上,劉備還是忍不住詢問了出來。

“玄德公,你覺得袁紹這人怎麼樣?”

看著聞渡又開始顧左右而言其他,劉備倒是不會有什麼不滿,反而還會耐心解答,或許這就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良好代表吧。

“人的話,怎麼說呢……他的修養的確是能夠配得上四世三公的名頭,但是此人表面上看著寬宏大量,實則內心多苛刻,做事的話,總是顧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畏縮不前,見到蠅頭小利卻總是不顧一切的想要奪取,實乃目光短淺之輩”

劉備簡單的對著袁紹進行了一番評論,旁邊的張飛也是緊著訴說道

“袁紹這廝,小氣的很,你是不知道,當時公孫瓚求援,我哥哥去求助那袁紹,結果那傢伙找各種理由拒絕,害得我哥哥是不得不去找天子,收到了天子的旨意,袁紹才終於願意借兵給我們,就算是這樣,那傢伙還是婆婆媽媽的一直在後面叮囑著,什麼儘快返回、儘量不要死人,他也不想想,打仗哪裡有不死人的啊?”

聽著張飛的埋怨,聞渡點頭表示贊同,但還是對著他說。

“沒有戰爭不死人,這話是正確的,但是我也能理解袁紹的心思,他或許是不想讓自己人死,因此而削弱自己的實力,但是,如果能不死人的話,那自然是好事,雖然不是同一個陣營的,但畢竟都是漢人,這戰場之上,有多少父母的兒子;多少妻子的丈夫;又有多少孩子的父親,拋頭顱灑熱血,最後落得個馬革裹屍還的地步啊,再言之,之前沉浮的胡人,如今也是蠢蠢欲動,那十萬的胡人大軍,就足以是證明他們已經差不多洞悉大漢內部的情況了,如果大漢繼續向靈帝時期那樣發展,被胡人入侵,也就是遲早的事情,這是我最不想看見的事情……”

【比如說後面發生的五胡亂華一事,那時候漢人的生命就被這些胡人無情的踐踏,短短的三十七年時間,漢人被胡人屠戮近千萬,甚至不少人都直接被當成乾糧食用,這個時候的漢人,如何談有尊嚴二字?】

心中想的事情,聞渡自然是不能夠對他們三人說的,畢竟是在以後發生的事情,現在根本就和他們解釋不清楚,現在也只能先以預防針的形式來告訴他們此事了。

而旁邊的劉備聽見聞渡的話,則開始對他肅然起敬了起來。

“我原本以為,賢弟智勇雙全,已是當世英才,真沒想到,賢弟的想法竟然已經上升到如此仁義的程度了嗎?劉備佩服!”

看著劉備如此高看他,聞渡倒是有些不太適應。

“玄德公,你可別這樣說,我渾身不自在,我說那麼多,也只是想讓華夏民族能夠永遠的存在下去,而不是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過去罷了,況且,咱們這話題扯得有些遠了,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內,就算是對付胡人,那也是等內部完全安穩下來,才能考慮的事情。”

聞渡已經把話挑明瞭,劉備自然也懂得孰輕孰重。

“也對,眼前的問題是怎麼讓袁紹可以滿意才是,還請賢弟能夠指點一二”

“非常簡單啊,老哥,只需要給他一樣東西就行了,你們可以猜一猜是什麼”

聞渡伸出來一根手指,旁邊的三個人皆是直勾勾的盯著看,臉上都露出了思索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