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

瓊華宗所在主峰高不知幾何,用來飛行起降的平臺被塑成微微向前探出崖壁的凸出造型。

仙鶴先是自由落體往下墜落數百米,而後乘著一道下方吹來的上升山風,張開翅膀振翅而起,一雙鶴翼張開之後,單翼便有近一丈長,寬厚平直的鶴羽兜住山風,穩穩將己身連同攜帶的客人托起,向著西北方向飛去。

瓊華宗的護山大陣對外不對內,兩人一鶴離去時並未浮現雲霧層疊的蜃景,十分順利的就離開了瓊華宗地界。

鶴仙子飛行速度比之李雲濤來時乘坐的小青要慢了許多,山川樹木自下方掠去儘可慢慢欣賞它們由遠及近而後一點點甩在身後的過程。

除開有些硌得慌,以及鶴仙子飛行時不時拍打翅膀帶來的顛簸,倒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人家願意送自己去御劍門就該感恩戴德了。

隨關雲清上路倒是有個好處,路上沒到飯點,二人就會降落到臨近的城鎮外圍,放流雲仙子休息一陣順便自行覓食,自家則到城裡飯店用餐。

一路上的伙食費用自是關雲清掏腰包,吃得盡是飯店裡廚子拿手的招牌菜,倒是狠狠滿足了一下李雲濤的口服。

初入大華地界,李雲濤對於大華國的民生風俗可謂陌生,要沒有關雲清前後張羅點菜付賬,自己多半是要鬧出笑話來。

大華國的城鎮比之小吉鎮建築風格又有較大差異,房屋多以燒製的青磚壘砌,牆外抹上熟石灰塗白,木樑斗拱卯榫相扣,兩側房梁會刻意延申出屋頂範圍並向上翹起,其上立著驅邪的瑞獸形象昂首向天。

房簷做得極大,足夠路人遇到急雨時躲在下方避雨。普通人家瓦片以烏黑為主,大戶及官宦人家三層及以上閣樓建築覆蓋青瓦,只有城隍廟宇才覆有琉璃金瓦。

房屋開的窗戶多以圓形為主,開啟方式是從下方推開,再以木杆撐住。

有些人家房簷下會用紅繩掛著廟中祈福請回的各種木雕牌符。

以李雲濤的眼力,自能看出這些牌符的虛實,可謂個個靈光流轉,都附有各種功能陣法。

由瓊華宗往西北行了一日,只三小時就飛出了群山環立深林密佈的山巒地界,後面是起伏的丘陵和夾在丘陵谷地中大小不一的平原農田,種植了各種農作物的農田從天上看去彷彿一塊塊大小色澤各不相同的補丁,嵌在蒼翠的大地上。當臨近日暮十分,丘陵和農田漸漸被水泊和蘆葦蕩取代,即便是有田地,也大都是水田。

當夜二人宿在路過的鄉村客棧裡,次日黎明出發轉向往正北,沿著湖泊區域邊緣飛了大半日,再轉向西。

到將近傍晚時分,下方地貌山勢漸起,地勢也跟著一點點拔高,湖泊都被丟在南方低矮的平原窪地裡,再往前飛都是林地,林木愈發茂密高大,山澗流瀑層出不窮。

天際處將落的紅日把那一線白頂山影鍍成了金紅色,即便追著落日飛行,仍是眼見著它落入山影的背面。

待夜幕披著星光落在兩人身上,前方一座突出叢林的高峰也已近在眼前。

昏沉的夜色下,能看見山腰位置燃起點點燈火,依稀有建築的輪廓掩映在群山叢林之間。

又飛了一刻鐘,流雲仙子開始降低高度並緩慢減速,臨近燈火之後能看見山腰處高聳的林木間缺出一大片無木空地,許多建築剪影便坐落在這些空地中。

仙鶴張口發出一聲嘹亮的鶴鳴,開始盤旋下落,下方有人點燃火把,為她指引降落位置。過不多時鶴仙子載著二人落在了雜草叢生的平臺廣場上。

“御劍門賀循一見過這位道友,不知今夜到訪有何貴幹。”舉著火把的那人是個鬍鬚花白且凌亂的老者,他一手持火把一手捏了個手印,微微躬身見禮。

關雲清動作瀟灑的翻身跳下鶴背,同樣掐了個手印與那老者見禮。

“在下瓊華宗關清雲,封宗門令送這位李雲濤小友回御劍門,這廂有禮了。”關雲清躬身行禮,態度極為恭謹,彷彿有幾分懼怕。

“原來是上宗來的朋友,敝門弟子還勞道友相送回返,實在是有勞了。”那老者打量了一眼先將行禮丟在地上,再小心翼翼爬下來的少年,只覺得眼生。

在老者身後的黑暗中,兩名身穿暗色衣裝的幹練男子一邊收劍入鞘,一邊慢慢走近了火把光照範圍。而更遠處則隱約看到幾個人影悄然隱沒進空地邊緣的密林中去了。

“道友莫怪,都是常年形成的習慣,防著些記仇的妖類借探訪的由頭上門尋仇。”老者笑著放低火把解釋道,他一咧嘴,滿口黃牙缺了正中央一顆門齒。這形象配合下方火把搖曳亂晃的光照,大晚上看到簡直比鬼還嚇人。

關雲清果然打了個寒顫,硬著頭皮苦笑著作揖道:“豈敢豈敢,御劍門常年行走紅塵,為世俗百姓除妖驅邪造福蒼生,與妖物鬼魅結仇乃是常事,我等還是知曉的。不知這位賀前輩可有門中信物,也好讓我確認一二,以便回執宗中長輩。”

“門中信物?好說好說,不知老朽這腰牌可做得數?”賀循一從腰間摘下一塊木牌遞了過來,關清雲雙手接過,仔細檢視,只見這木製腰牌十分陳舊,雕刻精美的牌文上包漿裹了厚厚一層,一看就是相當有年頭的老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