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含章五歲了,過了正月十五,蘇含章便跟著父親去徐家村徐夫子那拜師開蒙。

學堂設在徐家老宅,可容納二十個學子。今年開學,開蒙的孩子僅有三人,蘇含章和夏連村的兩個小孩,矮一點的叫毛宗濤,年六歲;高一點的叫毛宗遠,年七歲。兩人是表兄弟。

徐夫子年四十有四,身材清瘦,目光嚴肅,蘇含章見夫子的第一眼便肅然起敬,這是天生學生對老師的敬畏,尤其是他這種有上過學經驗的人,更是敬畏老師。

開蒙儀式開始,徐夫子讓蘇含章三人上前,三人便乖乖的上前站好,夫子起身幫他們理了理衣冠。

“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先正衣冠,後明事理。”

入學第一步便是正衣冠,大堂兄事先已告知,蘇含章瞭然,行禮道:“弟子謹記。”

另兩位小朋友家中無人讀書,這套拜師禮節並不太懂,見蘇含章行禮他們便也跟著做,只是不太標準。

毛家觀禮的兩位父親坐在一旁只覺得自家孩子禮數不周,不知會不會引夫子不高興,又也不敢出聲打擾,只能無聲尬笑。

蘇家讀書孩子多,禮儀周全,蘇含章又懂事,觀禮的蘇善水不由得覺得倍有面,但他知道做人得謙虛,所以依舊正襟危坐,面色如常。

第二步是行拜師禮,學生先要叩拜至聖先師神位,雙膝跪地,九叩首;然後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學生向先生贈送六禮束脩。

六禮束脩即芹菜、蓮子、紅豆、棗子、桂圓和乾瘦肉條。

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心苦,寓意為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為紅運高照;棗子,寓意為早早高中;桂圓,寓意為功得圓滿;乾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

行過拜師禮後,蘇含章三人按先生的要求,將手放到水盆中淨手。

“淨手淨心,去雜存精,望你們能在日後的學習中心無旁騖。”

“謝夫子,弟子們謹記。”

徐夫子拿過硃砂筆,在蘇含章三人眉心點上硃砂痣,硃砂開智。

“硃砂開智,目明心亮,望你們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

蘇含章再行一禮, “謝夫子”。

徐夫子點頭,對與蘇含章的表現徐夫子覺得可圈可點,他知道蘇家原是四個兄弟在他這開蒙的,去年走了兩個,眼前這位是蘇家最小的男孩,農家子一門兄弟五人都能開蒙,這蘇家也是了不得。

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蘇家家境好,所以他覺得蘇含章的表現實屬正常,而另外兩位蒙童也是正常,一般的人家來開蒙皆是如這兩位蒙童懵懂無知。徐夫子是個正直負責的夫子,對待學生一視同仁,初次見面,他是不會對誰另眼相看的。

見夫子神色如常,毛家兩位蒙童的父親鬆了口氣。

開蒙儀式結束,蘇含章隨著夫子步入學堂。

此時學堂的學長們正在誦讀,書聲郎朗。夫子給蘇含章三人引了座位,蘇含章最小做左邊第一排第一位,另外兩位依次坐在他後面。最左邊一排五個座位只坐了他們三人。其他的位子倒是都滿員了。

他們三人的桌上擺放了一個沙盒和一根類似筆桿的竹竿,還有一張大字,上書人字。蘇含章猜想這沙盒應該是寫字的,他兄長說過剛開蒙的學生不會寫字,也不識字,紙張又貴重,所以都是先在沙盒上練習,等會寫字了再開始練大字。

夫子開始抽背文章,從右到左的順序,依次挑選學生背誦,其中就有蘇含章的三堂兄蘇含玉和小表哥徐照情。

蘇含玉人如其名,陌上人如玉,典型的古代俏書生,通體氣質就和他的背書一樣,行雲流水、抑揚頓挫,讓人通體舒暢,即便穿著粗布棉衣也絲毫不墮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