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堅定前行,韓烈的三圍肉眼可見的狂飆暴漲。

最基礎的維度當然是個人財富。

按照身家折演算法,韓烈現在是穩穩的百億級。

最主要的財富來源,一是已經售出的夢園,幾十億的利潤;二是正在狂奔的基金。

幾支基金都沒到結算的時候,不過早已經過了分紅線,公司每天都能計算出歸屬於管理人的利潤。

去掉槓桿,四支基金目前總市值200多億,【超新星一號】單支基金就已經摸到百億大關。

眼下的200多億裡,只有不到50億是韓烈的。

但是如果再翻一倍,那麼新的200多億盈利裡,幾乎80%都是韓烈的。

重點是翻倍難不難。

結論是不難。

因為槓桿加得很兇,所以平均每天都有5%到8%的淨值增長,十來個交易日就能翻一番。

整個10月份,都是旗下基金淨值增長的爆發期,在下一波調倉換股之前,基本上是每天閉著眼睛撿錢。

從身家百億到身家300億,韓烈只需要再等一個月。

不過,話又說回來,從可支配財富的角度去衡量,現在的狗烈仍然很窮。

滿兜裡能花的錢都不到10億,想幹點什麼大事,捉襟見肘的。

這不是凡爾賽,韓烈和別的富豪不一樣。

別的富豪是恨不得買一卷衛生紙都用公司報賬,有任何花錢的地方,直接在公司層面消費,於是理論身家直接等同於消費能力。

韓烈可捨不得。

類似的操作確實能夠最大程度的節省稅務成本,把100萬花出150萬的效果。

但是,對於掛逼烈而言,遠遠不如直接花150萬,明面上虧損50萬現金,背地裡賺500萬經驗更有價值。

搞個較低層面的換算——當初始基數只有2分鐘時,500萬經驗值大約等於1分鐘時長。

你們問問東哥,願不願意花5000萬買個10分鐘?

東哥:閉嘴!我給你5億,給我拉滿!

到了這個層面上,錢的價值已經遠遜於經驗。

所以韓烈只能把公司盈利提現到個人賬戶,足額納稅之後,再進行消費。

當然了,因為公司的性質,他的大部分收入不需要繳納45%的最高檔個人所得稅,而是按照20%報稅,算是一點小小的利好。

即便如此,韓烈也能坐穩魔都個人納稅第一名的寶座,突出一個熱血愛國。

……

第二個暴漲的維度,是韓烈的名氣。

在以往,韓烈最被人熟知,也最被人稱道的能力是對金融市場的敏銳和強大的操作思路。

當時間步入到10月中下旬,股指開始堅定的向3800點發起衝擊時,“韓老師”開始有火出圈外的跡象。

原因?

原因很簡單,業內徹底服了嘛。

其實韓烈並沒有接受更多的採訪,即使來自各種財經媒體的採訪要求與日俱增。

由於顧爸的因素,韓烈和魔都本地的媒體,關係相當不錯。

第一財經的總編甚至在推動韓烈成為財經媒體委員會的榮譽理事,面子給到溢位的程度,但是,韓烈仍然沒有接受任何一家媒體的採訪,更沒有上電視。

普通股民,在任何一家財經網站上,都看不到韓烈的發言、點評、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