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女主角被一個業餘選手弄自閉了怎麼辦?

答:問題不大,反正又不是第一次被狗烈弄自閉了。

她的經紀人走過去好聲安慰:“想開點吧,婷婷,以韓老師的演技,影后來了也得頭疼。現在你最起碼有個模板照著抄作業了不是嗎?”

是的,這道理太對了,但郭青婷還是很emo。

“我是不是真的不適合當演員啊?”

她的聲音特別落寞,蘊含著特別強烈的不自信,就感覺隨時都有可能哭出來。

經紀人很理解她的感受,而且比她更急。

別啊,姐姐!

你不當演員了我吃什麼?

都他媽賴韓烈!

另一邊,劉俊傑已經雙眼放光的握住了韓烈的手——那可真是死死的拽著不撒手啊!

“韓老師,您經歷過正規的演技培訓?”

“沒有啊!”

韓烈一挑眉,裝傻充愣:“我感覺應該就是那麼回事,然後就隨便一演,少女懷春嘛,學校裡總能見到。”

真TM扯!

劉俊傑一個字都沒信,房英和鍾漢良同樣如此。

外行總以為演技這個東西人人都有,生活中那些善於迎來送往、情商極高、整天戴著面具的人都很擅長演戲,其實這是錯覺和誤解。

生活化的表演和影視化的表演完全是兩個東西。

生活裡戴兩三張假面具,表演是固化的,也不需要體系支撐。

影視化表演需要訓練的東西就太多了,因為演員要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情境,不可能靠一兩套表情打天下。

比如韓烈剛剛的表演,極其少女化,不可能來自於親身經歷,是硬演出來的。

在懂行的人看來,他的面部肌肉控制能力登峰造極,收放自如,而且對錶演體系有極高造詣,非常注重複雜情緒的層次體現。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懷春少女,一見鍾情的時候更有可能是羞澀低頭不敢看,又或者是饞嘴巴舌的盯著看個不停。

總之,情緒很單一,很極端,反而不會具備那麼強烈的層次感。

一見鍾情這個事情原本也不會有特別清晰的層次感。

但是影視表演高於生活,演員要傳遞人物情緒,勾勒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於是,必須得用更加麻煩的方法與技巧來展示。

楊蜜一演生氣就瞪眼癟嘴鼓腮幫子,在現實生活中正常嗎?正常,很多女生真那樣。

但是在影視劇裡就是不好看。

因為太刻板太單調了,傳遞不出足夠的資訊。

生動的表演是什麼樣的?

能夠讓觀眾完全體會到角色的情緒,貼近角色的內心。

那麼,越是複雜的情緒,就需要越精妙的技巧來做具體呈現,否則好多直男連女朋友生沒生氣都分不清楚,要讓他們看懂複雜的情緒轉變,得需要多麼清晰的層次遞進?

而韓烈剛剛的表演,正是一套能夠讓觀眾一眼就理解的呈現方案。

注意,它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方案!

少女懷春、一眼萬年、天真愛幻想、性格大大咧咧、有點在意外界但不多……在傳遞出如此之多資訊的情況下,又把人物呈現得很可愛,這不是演技是什麼?

而且,這他媽還是境界極高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