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對於每一位虛心求教的學子們,都是來者不拒的好好教導,會在他們的文章上提出自己的意見,雖說,太傅或許不是最終的考試官,可太傅對於他們文章小小的改動,也足以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不足。

在這樣的環境中,謝明瑜也感覺到了自己與父親、與兄弟們的巨大差距。

他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彌補這樣的差距,也不知道自己要怎麼做,才可以讓自己能在短時間之內得到一個很好的提升。

“太傅?”

太傅看著謝明瑜,問,“謝家二哥,您有何事?”

“太傅,我就是想知道我的真實水平如何?如果這一次去考學?我有多大的把握?”

謝明瑜的遲疑,太傅看在眼裡。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太傅也明白過來,謝明珠的三個哥哥稟性是完全不同,大哥老實憨厚,是踏實勤學的那類,知道自己不足,就用勤奮彌補自己的不足。

二哥謝明瑜是那種性子軟綿,優柔寡斷的那類,明知道自己不足,不想著好好學習去彌補這個短板,而是想著萬一失敗了,又怎麼辦?

但難過太傅對其的觀察,這個老二也只是性子軟綿一些,並無什麼太大的不妥。

謝家三兄弟中,真正適合官場的人,是謝明瑄。

此人聰明圓滑,做事又有自己的底線,這些都讓太傅心生愛才之心。

至於謝家三兄弟為何會有這樣的性格差異,太傅也是能夠了解的,自古以來,排行在中間的人,總是容易會忽略一些。

比如,老大是夫妻殷切期盼著的孩子,他們會在老大的身上傾入所有的一切。

老二的到來,父母便有一種就輕駕熟的熟稔感。

老三因為是小的,就多了一些關注。

“聽聞謝家二哥在學醫?”

謝明瑜眼眸一黯,心下便明白太傅這話,是何意思?

“是,我這個年紀,才剛剛學醫。”

謝明瑜之所以學醫,一部分原因是他當時受了傷,另一部分原因,是他師傅覺得他能對夏滿杏這般,這說明他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好人。

學醫的人,最重要就是有一顆善良的心,倘若沒有一顆善心,醫術到了他們的手中,甚至會成為害人的東西。

“謝家二哥,你今日來找我,問出這樣的話,那說明你是想聽取我的意見,我的年紀比你父親還要稍大一些,說句託大的話,我也就把你當成我的後輩,你若是我的兒子,我還是希望你去考一考。”

謝明瑜不明所以的看著太傅,道:“註定要落榜,也要去嗎?”

“非也!有的時候落榜與否,還要看三分天意!”太傅慢悠悠地開口道:“人生在世,總是有許多事要做的,你也一樣,你的父親一直希望你去試試,一是你可以完成你父親的心願,二是你的人生,不會有遺憾,我個人認為,若你竭盡全力去做了這件事,縱然落榜,若干年後,當你回想此事時,你不會遺憾終生。”

謝明瑜拱手行禮,深深飯躬著身子,遲疑道:“多謝太傅,我明白怎麼做了。”

或許是太傅這話,起了作用,謝明瑜當晚就和父母雙親說了,他要回縣城醫鋪繼續學醫,同時也會努力溫書,待父親與兄弟們到京城趕考時,他再與之同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