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魚換螃蟹(第1/4頁)
章節報錯
下了班,林向東騎著腳踏車帶婁曉娥在王府井逛著。
坐在腳踏車後座上,婁曉娥面色嬌羞的抱著林向東。
不多時就來到了大柵欄,這是靠近前門的一條商業區。
放眼看去,大柵欄很是繁華熱鬧,當然,和幾十年之後是沒辦法比。
位於前門大街西側的大柵欄,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恆。
各種公私合營的商店和鋪子開著,也有一些老字號。
茶樓,飯館,布店,副食品鋪子……,讓人目不暇接。
忽然,婁曉娥看著不遠處賣冰糖葫蘆的,看樣子是想吃。
推著腳踏車,林向東笑著過去買了個冰糖葫蘆。
“給!”把冰糖葫蘆給了婁曉娥。
在這年代,冰糖葫蘆可不便宜。
不誇張的說,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吃過冰糖葫蘆。
可以這麼說,四合院隨便哪個小孩吃到冰糖葫蘆能高興個幾天,比過年都開心。
當在大柵欄逛了一圈,林向東就送婁曉娥回家。
距離廠裡發工資也快了,林向東現在手頭有些緊。
除了沒幾個錢,也沒多少票,所以,林向東都捨不得下館子了。
但就是領工資也就二十塊。
等林向東轉正之後是三十二塊五,等有個一年的工齡,工資就能漲到三十五塊五。
不管是放映員或炊事員,或是鉗工和焊工等,工齡也分轉正之前和轉正之後。
工齡不僅影響到工資,也關係到退休金。
例如兩個七級鉗工,一人工齡是一年,另一人工齡是十年,工資待遇當然不一樣。
而這計劃經濟的年代,買什麼都要票,所以,單位發工資時也會發些糧票等。
畢竟只能私底下拿錢買票,或是用票換錢。
按照實際情況的不同,廠裡發糧票也有講究。
除了要考慮學徒工,正式工,以及工齡,還要考慮工人的家屬。
家裡人數,戶口所在地,都登記在冊。
由於是上萬人的大廠,所以,工人家屬的資訊是每個月更新一次。
林向東還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有著兩間大瓦房,每個月的定量還不少。
這就是成分好和烈士後代的好處了。
其實,婁家有錢,各種票也不少,林向東也考慮吃點軟飯,但還是等娶了婁曉娥再說。
只靠放映員工作,以及要債系統,吃喝是不愁,但見天的大魚大肉也難。
把婁曉娥送回家之後,林向東沒急著回四合院。
一條小河邊,幾棵柳樹,青青綠草。
河水清澈,水波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