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上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們三人回到房中,在門口正聽見宋夫人帶著哭腔問宋青:
“官人本就平步青雲,怎地一兩句話就至於如此了?你要我們孤兒寡母將來如何?我早就懷疑麒麟蠱惑人心,你怎麼就不聽?看他現在那個樣子又弄得滿院子紅光,是怕外頭傳的謠言還不夠多嗎?我就知道,從前種種分明是他害了你……嗚嗚嗚……”
陸曉齊無言用目光去問麒麟,麒麟蹲在地上拿手指刨沙子,悶悶不樂。
宋青一代名將,忠心天地可鑑,卻為盛名所累,戎馬半生傷痕累累沒奈他何,最後要死於毀謗,陸曉齊是不忿的,想來宋青自己才應該是最不忿的那個,何以如今心平氣和,這其中難道還真有麒麟的事兒?
麒麟被陸曉齊一問,只好說起事情的經過來,他說,他不知道什麼樣的事情是好事,什麼樣的算壞事,太難分辨了。
自它認主之後,宋青英雄少年意氣風發,與麒麟璧一起枕戈待旦拼死沙場,身經百戰威名遠揚,兵卒行伍之中,更是有口皆碑,這良將之才上達天聽,終於領了恩旨,做了當朝最年輕的將軍,一時間風頭無兩。
皇帝不僅賜了官銜還賜了華貴府邸,一日聞雞起舞之時,宋青劍鋒犀利不小心劃斷了繫著麒麟璧的絲絛,眼看那玉要脫身落地摔碎的時候,空中玉璧起了氤氳,就地翻滾出一個素衣無暇的小郎君來。
小郎君唇紅齒白眼神清澈,將玉璧執於手中交還給看傻了的宋青。宋青因面貌不佳,在戰場上常以鐵面具示人,到了朝堂又被一眾出身高貴的文臣瞧不起,除了幾個老部下,並沒有幾個朋友。
這小郎君看宋青的眼神與眾不同,宋青久經沙場,明白那樣的目光不是惡意,便也不怕他,豪氣干雲拉著這憑空出現的少年喝酒,打算趁機把底細盤問個清楚,豈料少年喝了一口酒便倒地變成了一隻軟趴趴的真麒麟,四腳朝天打起了呼嚕還吐起了火球。
宋青這才知道,這憑空出現的美少年可不是什麼妖怪,而是一直陪伴他的麒麟璧所化。他想到當年長兄將麒麟璧交給自己的時候十分鄭重,說是家傳之寶可以護身辟邪,而後來那支致命的暗箭,便是這麒麟擋下的。兄長竟然所言非虛。
思及此處,宋青的豪爽脾氣上來,說這玉既然是家傳的,那麒麟也是他宋老二的小弟,長兄早逝,麒麟便是他唯一的親人。從此真的是兄弟相稱,在這宅子裡以宋府二公子的名義,一起生活。
只不過才幾天相處,宋青就發現麒麟心思單純,毫無城府,如同八九歲稚童,所有深刻的“話外之音”、“醉翁之意不在酒”等含蓄的言行,他一概不懂!
宋青很怕他在外面因為不通情理惹禍吃虧,好在麒麟是個痴心種子,一門心思都在“保護宋青”四個字之上,宋青到哪兒,他就在哪兒,不方便的時候,就變回玉璧。也並沒有闖出禍事來。
這就使得宋青在京都的時間,大多數都是宅在家裡的,就連親事,也是岳丈親自找上門來對飲,才一力促成。
他身居高位又不善交際,娶了個同為武官家中的庶女,自然更加成為清流文人喜愛拿捏的物件。
成親喜宴時,外來慶賀的人絡繹不絕,那一日麒麟便充作唯一的親眷胞弟出來見客,雖見客之後麒麟就偷偷回去,還是被酒氣燻得出了原型,搖頭晃腦在花園裡晃盪起來。有賓客醉酒之時見到白麒麟,回去之後便大肆宣傳,堅稱在宋家看見了他家的狗長出了雙角,還閃閃發光,要化龍了!
宋青出身寒微又平步青雲,上行下效,國內寒門草莽皆對他交口稱讚,以他為榜樣楷模,這樣的輿論為當朝文人權貴不齒,早就想要找個機會整一整他,聽說了這樣的奇聞,便推波助瀾,將這犯忌諱的謠言一傳十十傳百,搞到街頭巷尾童叟盡知!
據宋李氏在宋青耳邊所說,這訊息已經傳到皇帝耳中,聖心不悅,但也沒說什麼。
宋青成親不久,京城久旱不雨,皇帝率文武百官前往祭臺禱告求雨,不得怠慢,那一天宋青在路上遇見饑民討食,旁人為了趕時間紛紛避之不及,他便下馬買了饅頭分給饑民。到達祭臺的時候,並未遲於聖昭的約定時間,只不過所有人都比他先到了。
所有人都已經跪下,皇帝開始準備頌詞,一抬頭正看見宋青最後一個匆匆趕到,跪在最後一排。皇帝眼中,他那膝蓋才一跪下,祭壇之上便天雷陣陣,濃雲密佈,頃刻間大雨傾盆!
眾臣紛紛拜服,稱頌皇帝誠心感天動地泣鬼神,這麼輕易便祈雨成功,當然也有個別人注意到了皇帝看宋青的眼光比往常不同。
那是恐懼。
這一段祈雨佳話,傳到外面,就變成了“宋青襄助,神龍現身”,那些曾受過宋青恩惠的饑民一聽見此話,更加願意幫他宣揚,以為這是天大的好事,卻不知已經淪為幫兇,一步步將宋青逼入無間地獄。
麒麟說,那場雨是他在府中見到宋青愁眉不展好多天之後,偷偷跑出去咬了很多天的烏雲湊到一起的。之所以在那時候下雨,也是見不得宋青跪在大太陽底下,僅此而已。
陸曉齊聽了麒麟這“忠心護主”的故事,聽得是黯然神傷,這麒麟若是在一般人家也是個福星,到了官場自作主張,要害死他家將軍了!
怪不得,宋青剛才說,麒麟也是他的劫數。
陸曉齊長嘆一聲,救得病,也救不了命。宋青並非死於毒酒,而是死於君心,死於宿命。
這一趟他們很可能是白來了。
回到房間,宋李氏帶著兒子悻悻沉默著。宋青像拉家常一般問道:
“客人走了?”
麒麟嚴肅點點頭:“走得很快,攔都攔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