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千戶所(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罷,一陣清風微拂。
趙姓師兄眸光一閃,忽然爆喝,縱身躍起,他的武學已有小成,一躍就到了佛像頭前。
出拳時更是罡風獵獵,“砰”地一聲悶響!
趙姓師兄竟一拳砸在佛像面門,這佛像年久失修,搖晃片刻,便轟隆隆倒下,上半身卡在後邊牆壁,同時身首幾近分離,腦袋下垂,吊在頸上。
灰塵飛揚,蛛網掉落。
“師妹,這就叫不值一提。”
趙姓師兄昂起腦袋,擦了擦鼻子,笑道:“好了,該看的已經看了,我們回去練拳吧。”
“師兄好厲害!”
徐姓師妹滿眼小星星,屁顛屁顛跟在後面。
二人並未注意到,就在他們轉過身的瞬間,佛像吊在頸上的腦袋似有顫抖,一對灰塵下的眼眸隱現赤光。旋即,兩縷輕飄飄的赤色光澤尾行這對師妹,無聲鑽進其後心。
……
……
光照天穹,碧空千里。
魏宇駐足抬頭,身邊行人散亂。
他徑自離開破廟,沒多在意那對師兄妹,一路往涼州方向趕去,從山河圖出來後,雨便已經停了,遠方隱約能看到彩虹,沿途小道則漸漸沒了水色。
這雨停了一段時間。
結合第一次踏進山河圖的過程,魏宇不難判斷,身處山河圖,外邊時辰仍在流逝,只是他出來時,山河圖中還是月夜,魏宇也自認沒待多久,現實則天光滿布,並非魏宇剛進山河圖時的凌晨,明顯臨近午時。
這意味著兩邊的時間流逝應該不一致,或者其他地方有諸多不同,不過這一路以來,魏宇始終沒找到其他適合落腳的地方,也就只能先壓下猜測,繼續趕路。
“褚大哥說這幾日的奔波,已然臨近涼州,而涼州是個水鄉,必須坐船去,越過山,山下的鎮子有船坐。”
回想起褚雲天訴說此事的模樣,魏宇心中一陣酸楚,旋即搖了搖頭,看向眼前鎮子。周邊行人許多,大多是商販,兩個著赤色甲冑的官兵守在鎮子入口,站得筆直。
這裡正是褚雲天說過的鎮子,名叫豐安鎮,名義上是滄州永泰府的下屬區域。
說是鎮子,實則經濟發達,是座城池。論地界,雖遠不如永泰府中心城陽城,方圓只有二十幾公里,人口更少,僅數萬人,可若論經濟,豐安鎮絕不落後,幾乎人均地主,家財萬貫,百姓的生活甚至比陽城百姓更逍遙。
這是基於豐安鎮地理位置特殊,恰是滄州與涼州的交界處,若想往返這兩大州,豐安鎮幾乎是必經之處,也是最方便的一條路,來往商人很多,貿易不斷。
因此官府對這座鎮子也頗為重視,若非有先建設的永泰府存在,豐安鎮擴大一下,完全能當作另一處府的中心城,而即便如此,官府也沒放下豐安鎮的建設,一座座房屋翻新了不知多少次,其中更有獨設的千戶所。
年年都有外地人來豐安鎮尋求利益,往往與利益相關的東西都會帶來罪惡,加之兩大州的過往行人很多,難保不會有圖謀不軌的人存在。為了確保這交通要點安全,朝廷可以說是不計代價,設下千戶所,也因有千戶所的存在,豐安鎮最多有過小偷小摸,並沒有震驚全國的大案。
沒有傻子會在太歲頭上動土。
當然,這也是基於旻國國泰民安,舉國上下都很安定,很少會有兇名赫赫的大犯,幾個出名的如今都在牢中。
褚雲天在路上便多次囑託魏宇,說豐安鎮設有千戶所,其中的錦衣衛目光毒辣,所以千萬不能在豐安鎮逗留,最好儘早離開,這無疑證明錦衣衛在旻國人民心中的分量有多麼重。千戶所便是錦衣衛所在的機構。
說起錦衣衛。
魏宇也是第一次從褚雲天的身上得知,旻國有這樣的機構,前世古時也有錦衣衛,他多少了解一點,不過旻國的錦衣衛和前世的只有名字相同,職能有很多區別。
至於具體差異,魏宇見識少,暫時也不太理解。
總之,若將千戶所類比衙門,錦衣衛便是裡邊的捕快,而且是厲害許多的衙門與捕快,豐安鎮有很多錦衣衛,對魏宇這個懸賞犯來說很危險。
偏偏想前往涼州,絕對要走這條路。
即便有別的路可走,褚雲天沒有說,肯定意味著更加危險,所以就算困難重重,魏宇也不得不闖上一闖。
“我的銀子都被那兩個小子帶走了,若想坐船去涼州,還得找地方湊些銀子……”
魏宇沉吟片刻,昂首挺胸進入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