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送給你認賊作父?(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遼一打岔,呂布的臉瞬間像踩過的抹布,黑了,極度不悅,舉起酒碗,喝了一口悶酒,心中暗自開罵張遼這犢子,哪壺不開提哪壺。
“哎!文遠,你多慮了。憑溫侯的身手,在世間尚沒人能敵。況且,今時不同往日,有董太師相助,虎牢關的徐榮亦是虎將,溫侯的大軍一到,區區劉雲逆賊,談笑間就能強擼灰飛煙滅。文遠,無須多言,壞了喝酒的興致,你老實跟在溫侯後面躺贏就好,遍地是功勞,撿都撿不過來呢。”
李肅還打算攀上呂布這根大樹,好在董卓和呂布之間,左右逢源,兩邊得利。
李肅投奔董卓較早,但能力平平,董卓的西涼軍裡,李肅連被人排擠的資格都沒,只能淪落成李儒的幕僚。
張遼身為呂布的部下,卻當面拆臺,李肅自然得唱紅臉了,替呂布找個臺階下。
“哈哈,偉恭果真知我,來!敬偉恭一杯。實話告訴偉恭,不用徐榮相助,我溫侯呂布呂奉孝,一人足以秒殺劉雲。不信,偉恭就與我同往虎牢關,你不必出戰,只須為我掠陣即可,看我千軍萬馬之中,取賊首首級。”
呂布喝了酒,好面子,此時吹起牛來,感覺整個人連同桌子都在飛,別說是殺劉雲了,讓呂布現在進宮,殺董卓,呂布都敢拔刀子。
虎牢關,李肅是肯定不去的,他一介謀士,那三腳貓功夫,去了也是送菜,當武力不行,沒能阻止李肅繼續奉承呂布,笑道:
“溫侯之勇,肅是實打實見過的,溫侯一去,說不定一炷香時間不用,便可斬了劉雲,當日往返,這虎牢關不去了,肅在洛陽城提前為溫侯設宴,等溫侯凱旋。”
張遼看著呂布和李肅一人一句,不停地商業互吹,張遼不由暗暗地嘆了一口氣,所投非明主,張遼有些心灰意冷了,呂布有勇無謀,絕非明主,若非張遼是忠義之人,早就背主而去了。
隔日,呂布的大軍整裝待發,只見一名鶴髮童顏的老者,來到大營門前。
“溫侯可在?吾乃朝中議郎蔡邕蔡伯喈,受董太師之託,與溫侯同行,齊去虎牢關。董太師說了,先禮後兵,讓蔡某先勸降劉雲,若劉雲執迷不悟,溫侯儘可出手。”
蔡邕眉頭緊鎖,一臉的鬱鬱寡歡。
先前宦官與外戚之亂,蔡邕不喜朝堂烏煙障氣,帶著蔡琰離開洛陽,想去兗州避難,誰知走到一半,受了兵亂的禍害,跟蔡琰走散了,蔡邕眼睜睜望著蔡琰被匈奴騎兵捲走,而自己則被董卓的西涼鐵騎搭救。
蔡邕是大儒,對良家子董卓不感冒,奈何董卓有恩於蔡邕,蔡邕只好繼續出仕,平常替董卓教孫女董白讀書識字,算是彌補了蔡邕沒蔡琰的日子。
昨兒,董卓不知吃什麼藥,發了瘋,竟派人傳令,讓蔡邕與呂布一塊去虎牢關,由蔡邕先試試勸降劉雲,這種活,連蔡邕都覺得可笑。
董卓是想用大儒蔡邕噁心一下劉雲,可蔡邕的心裡,已經被呂布先噁心一遍了,呂布一介莽夫就算了,還沒骨氣,逢人認爹,喊義父,令人不恥。
呂布騎出赤兔馬,奔馬出營,也不下馬,高高在上,望著蔡邕,說道:
“本溫侯在此。走吧,蔡議郎。”
呂布不喜歡士子,自然跟蔡邕尿不到一塊兒去,若不是董卓派來的,大清早的,敢在呂布的大營門前叫嚷,無異於屎殼郎到家了,自尋死路,呂布的方天畫戟可不是吃素的,一戟懟過去,就蔡邕那身板,不散架才見鬼呢。
話不投機半句多!
蔡邕打量了呂布一眼,呂布長得好相貌,卻是個不知禮的,多說無益,於是蔡邕轉身,坐回自己的馬車,自顧自的,往虎牢關而去。
虎牢關,主將徐榮正心煩意躁,徐榮已經堅守虎牢關三天了,也求援三天了,董卓再不派人相救,徐榮都在考慮要不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