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五蛟上將(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是臣失策,請陛下責罰。陛下,孫娘娘地位尊貴,不容有失,江東此番要人,可否選用一名侍女,代替孫娘娘,來一計瞞天過海?”
諸葛亮不敢惹毛劉雲,略過孫尚香,只求劉雲賞個侍女,或者在府上隨便挑一人,阿狗阿貓都行,反正孫堅眼瞎,好忽悠得很。
“大善!孔明之計,始料未及,朕有孔明相助,何愁江東此等小事煩憂。孔明,朕在江東,聽孫權大讚爾兄長諸葛子瑜,言子瑜胸有百萬兵,不知孔明與子瑜交情如何?能喚子瑜前來助朕?”
劉雲心知收復江東,不在孫堅的地盤多寡,而是人才,只要孫堅無人可用,那江東自成一盤散沙,不攻自破。
別說是諸葛瑾、顧雍這些有瓜葛的,連張昭張紘兩兄弟,劉雲都想策反一波。
“陛下,家兄正在府中,臣原就打算為家兄引薦,既陛下問起,不如喚家兄前來,宣見聖面。”
諸葛亮夾在中間,不好做人,諸葛亮當然希望諸葛瑾搭把手,一起效力劉雲,但由諸葛亮替諸葛瑾謀事,有結黨營私之嫌。
“哈哈,固在願,不敢請爾。在江東之時,人多眼雜,朕尚未與子瑜好生交談,結識一番,趁此良機,快快請子瑜一見。”
姿態是要有的,千金買馬骨,諸葛瑾強不強,憑著諸葛亮的關係,劉雲就願給諸葛瑾一個前程,莫提諸葛瑾在江東,還是孫權身邊的紅人呢。
劉雲話音一落,候在殿外的江東數人齊齊走入,跪拜行禮。
“拜見陛下!”
劉雲打眼一看,喲,來的還不少,領頭的戴著綸巾文士帽子,劉雲還有些印象,正是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
其餘五人,身穿盔甲,有老有小,倒是讓劉雲看得一頭霧水,不禁發問:
“子瑜,朕在江東與爾有一面之緣,你是孔明之兄,瑕不掩瑜,不如留在朕帳前聽用,朕另遣人返回江東覆命得了。”
“對了,這幾位將軍,敢問如何稱呼?一看就知不凡,可是與子瑜同來,欲效力於朕的大才?”
劉雲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遞上招攬的橄欖枝,這些人可以不降劉雲,劉雲不缺武將,但絕不可留給江東所用,不降即死。
江東眾將眼前一亮,想不到除了諸葛瑾,劉雲還會主動問起各人,尤其是滿座之中,一堆猛將的情況下。
這才是真正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哪。
眾人眼淚盈眶,頓時後悔沒像魯肅一樣,早點歸降劉雲,一展心中抱負。
“稟陛下,罪將朱治朱君理,原在江東出任水軍左路將軍,罪將有眼無珠,曾聽令於孫策,阻陛下於江河之中,現憣然醒悟,率朱氏三人前來投奔陛下,罪將等深感愧疚,還望陛下責罰。”
朱治是老將,老將出頭,又是主動歸降,哪怕劉雲遷怒孫堅,也不會過分為難朱治等人。
明明是武將,朱治算是混明白了,言語之間,不求官職,先求恕罪。
不然,劉雲心中有根刺,現在人多,劉雲可以忍著不發作,但往後劉雲亦不會重用朱家。
“稟陛下,罪將朱然朱義封。”
“稟陛下,罪將朱桓朱休穆。”
“稟陛下,罪將朱據朱子範。”
“冒犯天子聖威,請陛下責罰!”
朱然、朱桓和朱據年輕,只能有樣學樣,在朱然等人看來,打不過就降,也是應有之義。
先前各為其主,真談不上有罪過,除非劉雲心胸狹窄,故意給江東降將穿小鞋。
劉雲一聽,明白了,原來是太史慈的手下敗將,朱氏四將輸了一陣,在江東這種講人情,看家世的小地方,本來就是小門小戶的朱氏,沒法混出頭了。
另尋明主,人之常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