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朕從沒聽說過孫堅有一個妹妹,原來尚香還有一位小姨,俗話說:小姨的一半,是侄夫的。”

“義公,念你報秘有功,朕不殺你,你可願降?你若不降,就到牢裡了此餘生吧。肯降的話,那好,告訴朕,如何找到孫魯班,以及怎麼讓吳國太露出真面目?”

劉雲已經對江東的地盤不感興趣了,孫魯班成功地引起劉雲的好奇。

魯班秘術,能將一個人改頭換面,以假亂真,到無法認出來,這也太神奇了。

孫魯班有這等本事,豈不是有朝一日,能炮製出一模一樣的偽天子?

韓當一聽,鬆了一口氣,自從說出孫魯班的秘密,揭了孫堅的老底,韓當就沒法回頭了。

孫堅容不下韓當,韓當一張老臉也沒地方擱,還不如順坡下驢,降了劉雲。

畢竟,不降,就得死,或坐牢坐到死,韓當是老將,又不傻,自然懂得作選擇。

“陛下,罪將韓當願降。韓當老昏眼花,不識天威,還望陛下恕罪。往後,願以老朽之軀,聽從陛下差遣,萬死不辭。”

韓當先表了忠心,抬眼發現劉雲面露不耐,趕緊將話題一偏,轉向孫魯班和吳國太,補充說道:

“陛下,孫魯班修道有成,神龍見首不見尾,傳聞,孫魯班駕一葉遍舟,遁入深海之中,尋得一座仙島居住。只有機緣到了,才會返回江東,與孫堅、吳國太相見一面。”

“但末將常年在吳郡吳王府,探知吳國太應與孫魯班有秘法聯絡,倘若能拿下吳國太,一番拷問,絕對能找到孫魯班。”

事實上,韓當不知道怎麼找孫魯班,但吳國太在吳王府,肯定跑不了。

順藤摸瓜,孫魯班的下落,藏不住的。

“大善!義公,且在軍中擔任從事,待朕打到吳郡,俘虜吳國太之後,朕吊打她,打出原形,一問即知。義公若所言為真,當得大功一件。”

劉雲聽了韓當說的,頓時索然無味,等拿下吳郡,則江東孫堅的勢力不復存在,那孫魯班和吳國太的貓膩事,對劉雲幾乎沒影響。

打聽八卦,不如去和孫尚香研究一下,怎麼讓劉雲的神兵器藏入孫尚香的體內。

“喏!”韓當識趣地應了一句,退到一邊。

一日之後,廬陵太守府。

“文和,廬陵已下,爾有何打算?”

廬陵在江東六郡裡來說,位置很尷尬,像一座孤城,極為雞肋。

賈詡拿了廬陵,收降守將韓當,繼續留在廬陵,就忒無趣了。

憑著郭嘉、魯肅和諸葛亮的能耐,孫家父子三人想殺到廬陵來,簡直難如登天。

“陛下,廬陵一戰,只是微末小功,江東孫氏仍虎踞各郡。臣提議繼續南下,助子敬、孔明一臂之力,這小小的廬陵,交由公績鎮守則可。”

賈詡直接點名淩統來守城,打算帶上丁奉、韓當繼續去吳郡或會稽那邊,撿撿漏。

淩統一聽,臉就黑了下來,卻不敢反駁,淩統自認不如丁奉,而廬陵絕不可能交給新降的賊將韓當。

於是,留守廬陵,除了倒黴的淩統,還有誰呢。

“妙!就依文和之意。公績,朕不在,廬陵就交給你了,莫使朕失望。”

“文和,承淵,速速啟程,直奔吳郡,朕要好好看看吳國太,到底是何方神聖,居然敢在孫堅這江東猛虎頭上拔毛。”

劉雲說罷,帶著典韋,急急地出了府門,直往樓船走去。

“喏!”眾人行了一禮,各自散去,唯有淩統呆呆站在原地,一臉的無奈。

巧合的是,當劉雲的樓船剛離開廬陵一炷香,走的不到五十里,遠遠地就看見前面駛來一艘戰船。

那戰船全速前行,船上掛著一面寫了“孫”字的將旗,一看就知是江東的兵馬,只是不知來的人是孫堅,還是孫策,或孫權。

“陛下,前面來人,恐怕真是江東來馳援廬陵的兵馬,還請陛下小心。承淵,你且上去會一會對方,好生應戰。”

賈詡一雙眼睛急轉,在江東的戰船後面,很快就跟出來了另外的三艘戰船。

同樣全速疾行,這就奇了。

按理,這麼快趕來的江東兵馬,應該是孫策,以郭嘉之才,絕不可能打不過孫策,叫孫策給跑了啊。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