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這邊面對的壓力,比黃祖大多了,只見四艘戰船將太史慈圍成一圈,戰船上皆掛著一張“朱”字的將旗。

朱氏四將,出自吳郡大族,其內人才濟濟,太史慈這算是捅破馬蜂窩了。

為首的大將朱治,乃是孫堅的舊部,老將凜咧,膽識過人;其外侄朱然驍勇善戰,戰功赫赫,且與孫堅幼子孫權自小一起讀書,有同窗之誼;另兩員大將朱桓、朱據皆是水軍悍將,悍不畏死的那種。

朱氏四將湊一圈,攻守兼助,遠比一般武將難纏。

不過,太史慈同樣不是善茬,身陷包圓,面無懼色,嘴角帶著冷笑,仍是遊刃有餘,一對三尖兩刃戟舞得密不透風,以一人之力,敵四將之威。

“賊將通名,本將朱治朱君理,乃吳王麾下老將,念爾年少,不忍屠戮,扔下兵器,束手就縛,或可寬輕處理。”

朱治看太史慈氣度不凡,尤其是被圍困之後,居然不慌不忙,不禁起了惜才之心,想勸降太史慈。

江東世家林立,朱治的朱家雖是大族,但還是比不過周家、陸家、張家和顧家等,朱治又不像祖茂、韓當、程普和黃蓋四人,既是老將,還是孫堅的家將,自小一塊混出頭的。

若能收多一些武將,作為外援,對朱治來說,何樂而不為。

可惜,太史慈聽了朱治的話,差點笑掉大牙,就憑小小的江東朱氏,也配說這話?可笑,笑到肚子疼。

太史慈雙戟狂舞,盪開周邊的江東水軍,瞬間收起雙戟,快如殘影地取出鶴畫弓,張弓搭箭,一氣呵成,朝朱治就是一箭。

“呵,人老不死,是謂之賊也。今天子親臨江東,不思歸順,一心圖反,爾等真是活膩歪了。本將東萊太史慈太史子義,先送你上路,免得你多費口舌,令人煩躁。”

太史慈的箭,力道不如黃忠,但準頭比誰都不弱,說射朱治,箭矢像長了眼睛,透過眾兵,迅速地往朱治的身上招呼過去。

朱治眼見太史慈這般狂妄,還想放狠話,突然被一股殺氣鎖定,多年征戰,令朱治頭皮一麻,趕緊揮出朱紋刀格擋,只聞鐺的一聲,箭落,刀亦落。

老將,經驗豐富,但身手始終不如當年,終究是慢了。

朱治的手顫抖不停,虎口迸裂,開始滲出絲絲鮮血。

剛才朱治舉刀過慢,箭矢沒射在刀身,而是射在刀刃上,未能卸力,一股箭矢帶來的震力,眨眼之間,自朱紋刀傳到朱治的手上,差點將朱治的手臂震碎,若非朱治及時脫手,只落得骨折,這手就廢了。

朱紋刀,是吳郡朱氏特製的扁細螺紋刀,能有效的地化解對方的氣力,畢竟水戰,講究招式快,再遇上神力、蠻力,就更難對付了,而朱紋刀的作用便在此。

朱治低頭望著手掌的血跡,還有掉在地上的朱紋刀,硬生生地將嘴裡的話給嚥了回去,認慫了,不敢多言,出聲會暴露所在的位置,這無疑給太史慈當活靶子了。

這時,朱然看朱治受挫,傷得不輕,大步跳上太史慈的戰船,舉起朱紋刀就砍,嘴裡叫囂道:

“賊將太史慈,本將朱然朱義封,特來殺你!看刀!”

朱然年輕氣盛,和太史慈年紀相當,朱然自知比箭術,肯定不如太史慈,唯一的辦法便是近身貼戰,不給太史慈放冷箭,好讓其他幾將圍攏過來,圍而夾攻,聚攏獵殺。

朱然的刀法大開大合,且習武多年,注重打熬氣力,這一刀劈下來,如有千斤灌頂,隱隱有破風之音。

太史慈望了一眼朱然,卻是面帶蔑視,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朱然這武藝,太史慈剎那間就發現了數十處破綻,輕鬆拿捏了。

只見太史慈收起弓箭,掏出雙戟,雙戟各持前後,待朱然的大刀離自身不到一臂距離,猛地出戟。

一戟架住了朱然的大刀,太史慈的力氣可不比朱然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