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禍從口出!病由嘴入!(第1/2頁)
章節報錯
“世子,主公醒了,正在詢問策公子的下落,朱治、徐盛等一行武將已候在府外,等待宣見。”
說話的人名喚陸遜,字伯言,出身江東世家之一的陸家。
陸遜和周瑜不同,擁立的是孫堅次子,碧眼兒孫權孫仲謀。
“哦?有沒有大哥的訊息?還有,於神醫呢?我妹尚香可仍在府中?”
孫權的眼睛和其他人的不一樣,呈碧藍色,跟海水相同。
孫權將手裡的贖信揉成一團,放入懷中,拿地盤去換孫策,孫權想都沒想過。
還不如等孫策死了,接收孫策的死忠,打著為孫策報仇的旗號,藉機攻打荊州呢。
孫權嘴裡關心的於神醫,正是三仙島裡的三仙之一,于吉於元放,而妹妹孫尚香則是劉雲一直尋找的弓腰梟姫。
“於神醫在城門要道那兒,一直神神叨叨,說漢室不繼,宜當自立,引人側目。主公新醒,已傳到主公的耳中,主公震怒,罵於神醫妖言惑眾。”
“主公命祖、韓、程、黃四老家將前往捉拿於神醫,可惜,無功而返,傳聞於神醫變羊遁走,神龍見首不見尾。至於大小姐,不見其人,聽營兵稟報,大小姐已率女兵出營,駕船而走。”
陸遜娓娓道來,孫權問的,陸遜瞭如指掌,陸遜胸有百萬兵,小小的吳郡,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逃不過陸遜的耳目。
陸遜談及於吉,心裡吐槽了孫堅一陣,孫堅這波做得不地道,人家于吉好歹是神醫,若無于吉出手,孫堅指不定被黃祖一箭射死,早就嗝屁了。
尊重呢?感恩呢?
就這?
孫堅一醒,就派人捉拿于吉,這叫恩將仇報吧?
陸遜是挺不恥的。
況且,于吉也沒說錯,漢室氣運衰弱,自立稱帝,有何不可?
袁術、袁紹能幹的事,孫堅就幹不得?真要沒野心,孫堅那麼上心去搶半截傳國玉璽幹嘛呢。
這是表面上,掛著漢臣之名,內地裡幹著謀逆的事,又婊又立唄。
“於師素來耿直,為人灑脫,和父王的脾氣是衝對沖,兩人不合,乃意料之中,只是可惜未能設宴答謝於師,父王得救、贈寶給我,有虧於師也。”
孫權從袖子裡掏出一本書,其上書名寫著三個大字:《太平經》,正是于吉窮盡一生,所寫出來的至寶。
《太平經》與《太平要術》、無量碗齊名,號稱入世三大至寶。
于吉挑中的人,便是孫權,相中孫權身上有帝王之氣,于吉在城道那裡大放狂言,可不是信口胡言,是真的有心慫恿。
只不過,並非是讓孫堅稱帝,而是讓孫權趁著孫策外出,孫堅未愈,趁機奪權,籌謀稱帝,先奪漢室一絲氣運再說。
孫權看了一會兒《太平經》,感悟極多,但一時又不能吃透,僅能悟出權衡之術,當頭隱隱作疼之時,孫權收起經書,淡淡地說道:
“罷了,吾妹尚香向來頑劣,母親又寵愛至極,任由她去吧。隨我前去面見父王。”
“還有,叫人去將君理、文向等人請到偏殿,就說無須如此,非戰之過,本世子自會向父王陳明其中緣由。”
帝王權衡之術,在孫權這兒,小小年紀的孫權已能玩得爐火純青。
“喏!”
陸遜就喜歡孫權這一點,不像孫策一般張揚、霸道,猶如天生的君王,世間的一舉一動,在一雙碧眼的注視之下,盡在謀劃之中。
過剛則易折!
哼!終有一天,周瑜等人會明白,再有才華又如何,選錯了人,站錯了隊,一切白搭。
內宅!
孫堅的屋子三嚴五戒,裡裡外外都是巡邏、看守的江東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