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太史慈偷襲,用箭術射殺孫策,不然殺孫策,難如登天。

但現在嘛,太史慈只能暗暗叫苦,被孫策一人壓制著狂攻,足夠慘了。

可惜,還有一個周瑜。

身為江東水軍大都督的周瑜能文能武,既是孫策的苟頭軍師,同時手底的武藝不弱,至少比徐盛、朱然等人強。

周瑜躲在一邊,悄無聲息地靠近,時不時地偷襲太史慈一兩招,周瑜和孫策兩人乃是發小,從小就默契極高,配合起來得心應手。

“太史慈,看劍!”

周瑜加入打鬥之後,還喜歡用攻心計。

有時沒出劍,周瑜也叫嚎一句,令太史慈分心。

有時,周瑜人狠話不說,湊過去就是一劍,反正虛虛實實,讓太史慈倍感難纏,還不如跟直來直去的小霸王孫策廝殺呢。

“呵!太史慈,本將周瑜,字公瑾,本將沒有伯符的赫赫威名,但今日一戰,本將就有了。”

“江東第一美男子,風流倜儻,玉樹臨風,本將除了這些,還得多個運籌帷幄了,多謝子義饋贈了。”

周瑜一襲得手,在太史慈的左臂上,新增一道新的傷口。

“哼!卑鄙小人!以多欺少,無恥至極,爾等等著承接陛下的怒火吧!”

太史慈身上已經有十來處傷口,大多是攪屎棍周瑜給刺傷的。

周瑜不求一招刺中要害,只是慢慢地消磨太史慈的戰力,實在煩人,偏偏又奏效。

畢竟,太史慈顧不上週瑜的鬼鬼祟祟,注意力全在孫策身上,霸王槍不是開玩笑的,一旦給孫策戳穿一槍,不死也得涼透。

孫策聞言,更是暴怒上火,原以為太史慈即將落敗,會嘴軟求饒,想不到太史慈居然還敢威脅孫策。

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

死到臨頭,還不落淚?

孫策一槍刺過去,突然從腰間解下一把佩劍,扔給一旁的周瑜,催促道:

“公瑾,不得留手,速速斬殺了此賊將,我等還有要事,須前去尋找大小喬。”

在孫策的眼中,太史慈妥妥的,死人一個,沒必要多說了,殺之而後快。

孫策話音剛落,槍鋒更增三分犀利,瘋狂地朝太史慈急刺,這攻擊力度已不弱於趙雲的百鳥朝鳳槍。

太史慈咬緊牙關,眼神通紅,準備背水一戰,鐵戟被太史慈當作鐵棍,孫策的每一槍,甭管多快,來了就砸。

周瑜接過孫策的佩劍,嘴角帶上一絲陰森的冷笑,說道:

“太史慈,劍乃君子之兵。本將的這把劍名喚‘霜降’,此寶劍出自江東大師匠之手,當初一同鍛造的寶劍,實際上有兩把。”

“一把‘霜降’,一把‘赤鋒’,霜降之劍在本將手中,而赤鋒則為伯符所用,你得小心了,下一次,本將同時刺來的,可就是兩劍了。”

太史慈現在剛激發潛力,周瑜才不會傻傻地偷襲,只在角落裡狠狠地盯著太史慈,猶如毒蛇狩獵,惡虎待噬,坐等太史慈力竭。

一劍刺死太史慈,才是上上之策。

兩劍一槍,兼有合擊之術。

太史慈面對的孫策和周瑜兩人,彷彿是三員大將,而且孫策和周瑜心意相通,互相信任,簡直是一加一大於三。

槍影如魅!

劍光如電!

戟舞如虹!

戰船上殺得天昏地暗,一時之間,沒人注意到已另有戰船駛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