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夫人顧不上了,為了活命,以及權勢,別說搭上自己,獻祭蔡瑁都行。

劉雲一聽蔡夫人的聲音,婉轉如夜鶯,且這火辣的身材,劉雲真見死不救,兩個弟弟都不答應。

劉雲驅馬近前,看著城牆上的張允和蔡夫人,目中無人地說道:

“張將軍,朕乃漢室天子,大軍親至,兵臨城下,你好歹是個將軍,該不會以為拿一個弱女子,就能擋住朕的腳步?阻朕入城?”

“張將軍,朕限你一盞茶時間之內,開啟城門,迎朕入城,叫劉琮滾來見朕,否則罪大惡極,片刻就會人頭落地。”

劉雲這不是威脅,而是宣判,不管襄陽郡城內部是窩裡反,還是黑吃黑,這襄陽城,劉雲要定了。

張允愣了,這劇本不太對啊。

難道蔡瑁率領荊州所有的水軍,加上有鳳雛龐統的相助,在赤壁一戰,輸了?

張允服了,張允和劉琮苟是苟,但蔡瑁是真心菜呀。

這也打不過?

張允在糾結,在猶豫,要不要先放幾句狠話?還是請劉琮出來,打發了劉雲?

嗖!

突然一聲箭響。

城下,飛來一支箭矢,正中張允的頭盔,不止將頭盔射落,箭矢餘威不減,還將張允的將旗旗杆給射折了。

一箭!

恐怖如斯!

“張將軍,陛下有令,速開城門!但有遲疑,下一箭就射你的腦袋了,到時候莫怪本將言之不預。”

卻是老將黃忠出手了,在荊州,以黃忠的箭術,可說是橫著走,無一人能敵。

張允額頭一涼,趕緊縮頭,躲在城牆下,急匆匆地遁走,去找劉琮了。

偌大的城牆上,僅剩反綁著雙手的蔡夫人。

蔡夫人一看張允逃了,頓時舌綻蓮花,開始慫恿守兵反戈相向,臨陣叛變。

“將士們,爾等原為荊州軍兵,劉荊州待爾等不薄,今劉荊州屍骨未涼,爾等豈能忍心助紂為虐?”

“古有禮法,立嫡不立庶,劉荊州嫡長子劉琦已歸順陛下,劉琮與張允如今乃是拖爾等下水,一同造反,化作叛逆,其心可誅啊。”

“爾等一生,是否毀於一旦,只在須叟一念之間,快!解開本夫人,開啟城門,順應天命,陛下念爾等有功,自有封賞,切莫自誤。”

蔡夫人說得誠懇,話中帶媚,三言兩語就引起守兵的惻隱之心。

蔡夫人何時這般低聲下氣過?蔡夫人的溫柔,自從名義上,當了劉表繼室,劉琦、劉琮的主母,就不復存在了。

說起來,劉琮還是蔡夫人養大的,不過劉琮是過繼養到蔡夫人名下,並非親出。

守兵們一顆心動搖了,別看蔡瑁和蔡夫人被綁了,論能力和手段,這對兄妹遠遠超過張允和劉琮這搭檔。

劉琮的年紀太小了,跟著劉琮,還沒追隨劉琦來得保險。

“呵,蔡夫人言之有理!爾等隨本官前來,開門獻城,迎陛下入內。”

異變又生。

只見城門處,突然多了一小股兵馬,帶頭的人居然是長期宅家不出的蒯家兄弟。

蒯良和蒯越!

蒯越瞅了蔡夫人一眼,心生不屑,暗忖道:

“女人,還是頭髮長,見識短。這種關鍵時候,想的竟是策反,呵!婦人之仁!”

蒯越比蔡夫人狠多了,能策反最好,不能,就賺開城門,讓劉雲率兵殺進來,保準三個時辰內,襄陽還得再次易主,由劉雲坐鎮郡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