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這是下邳全城的百姓呀!(第1/2頁)
章節報錯
下邳城外,三十里處,劉雲軍紮營之地。
劉雲的大軍剛鋪上營帳,陸陸續續迎來了三波敗軍,全是自家的。
第一路跑回來的,是倒黴兄弟兩人組:夏侯惇和夏侯淵。
夏侯淵扶著過淦負傷的夏侯惇進了劉雲的營帳,眼神哀怨,淚光盈眶,自責道:
“陛下,孟德,屬下無能,未能詐取下邳,我軍和元讓哥的兵馬,一到城門,就被陶謙和陶謙身邊的一個士子識破了,頓時滾石如雷,箭矢如雨,橫木桐油齊下,我軍瞬間傷亡過半,元讓哥不死心,且要強攻,結果被揍成重傷。”
“屬下不得已,率軍突圍,救出元讓哥。陛下,屬下雖未攻下下邳城,卻探知了下邳城的守兵情況,聽其聲勢,絕不下於五萬兵馬,守城器械、材料充足,請陛下千萬小心為上。”
夏侯淵一想起下邳城門的那一慕,就心生餘悸,鋪天蓋地地滾石、擂木,還有無數的守兵廝殺聲,要不是夏侯淵跑得快,夏侯惇兩兄弟都得交代在小小的下邳城了。
“妙才,元讓既已負傷,傷勢要緊,喚軍醫前來醫治元讓,至於下邳城,從長計議。”
劉雲看夏侯惇渾身血跡,不忍問罪夏侯惇和夏侯淵,畢竟陶謙得毒士賈詡相助,吊打夏侯惇和夏侯淵,還不是小事一樁。
“陛下,屬下有罪。妙才,你放開我,本將和他們拼了,一定斬開城門,為大軍殺出一條血路。”
夏侯惇傷很重,但還沒昏迷,聽到夏侯淵說下邳城的守兵很猛,又多又強,夏侯惇不愛聽了,老弟夏侯淵怎麼盡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雖說夏侯淵講的全是事實。
夏侯惇掙扎著就要起身提刀,繼續衝去下邳,和陶謙接著淦。
這時,第二路敗軍趕回來了,是曹操所派,前去攻打樊城的李典李曼成。
“報!陛下,屬下無能!屬下接了軍令,一路謹慎進兵,到了樊城,發現樊城城門大開,無一人把守,屬下大意之下,揮軍進城,誰知一入城,不知從哪裡來的洪水,瞬間水淹樊城,屬下的兵馬被大水沖走過半,屬下倉促之間,逃出樊城,收攏潰兵。”
“唉!可是,曹將軍給的五千兵馬,屬下僅能找回二千之數,屬下罪該萬死,用兵不當,請陛下責罰。”
李典也是一頭懵,帶兵去攻打樊城,沒遇到張繡軍,反倒中了水淹樊城,兵馬被一場大水衝得飄零四散,哪怕找回來的殘軍,一個個給驚嚇的,連刀都握不穩,無奈之下,李典只好帶著殘軍,趕回來和劉雲軍匯合。
李典好憋屈,賊軍都沒廝殺過一刀一槍,李典就大敗,得了樊城一日遊的安慰獎。
“曼成,無妨,兵者,詭道也,中了賈詡的毒計,還能活下來就好,勝負乃兵家常事嘛,吩咐夥軍營,給將士燉一口熱湯,多放生薑袪寒,不可因傷風,引起大軍時疫。”
“曼成,水淹樊城,哪怕大水過後,樊城也廢了。樊城之事,不急了,你且下去養傷,壓壓驚吧。”
劉雲一看李典,那張大餅臉是輸得一臉莫名其妙,冤過六月雪,看得劉雲懶得責罰了,安撫幾句後,揮退李典。
劉雲話音剛落,又一路敗軍回來了,乃是前去彭城搞事的樂進樂文謙。
樂進比夏侯惇、李典還慘,全身如血人,身上大大小小的血洞,難以計數,有的血洞還不停地流著鮮血。
樂進一進營帳,就摔倒在地,掙扎著,艱難地說道:
“陛下,張繡軍在彭城!”
樂進說完,眼晴一翻,就昏了過去。
不待劉雲吩咐,曹仁抄起樂進,快步跑了出去,去尋老軍醫,搶救重傷的樂進。
劉雲的臉黑如烏雲,猶如啪拍的響,被人連扇三下,臉面無光,威嚴全無。
“陛下,臣有過,過於自信,輕看了張繡和賈詡,致使有此大敗,非戰之過,將士皆已用命,臣願一力擔責,請陛下降罪。”
曹操作為主將,是有擔當的,一個大將戰敗,是將領自身問題,技不如人,幾個大將戰敗,問題絕對在主將身上,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軍嘛。
“孟德,知恥而後勇,現在下邳未下,彭城猖狂,不是問罪之時,你若深感自責,就親自掛將上陣吧,子孝當你的副將,待拿下下邳城,朕將陶謙送你,供你洩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