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覽看見韓瓊被暗器所殺,瞬間大吃一驚,韓瓊是袁氏三代老將,卻死在這兒,以袁紹的脾氣,高覽作為主將,肯定沒好果子吃。

正當高覽絞盡腦汁,想出一個交代,突然頭皮發麻,後背一陣冰涼,高覽久經戰陣,知道這是被人盯上了,心中嘀咕道:

“嗯?擒賊先擒王?哼!未免太小看本將了,那個面容醜陋的賊將竟敢偷襲韓老將軍,待本將斬了他,為韓老將軍報仇。”

高覽取出將旗,朝典韋扔去,嘴裡冷笑道:

“佈陣!弓箭兵覆射!騎兵兩側包抄,刀盾兵舉盾排前,長槍兵推進。”

高覽善統兵,不同兵種在高覽的指揮下,有序進攻,配合默契。

“雕蟲小技!合該本將於禁立功揚名。”

典韋被箭雨逼回,一直保持沉默的于禁臉色微微一動,小聲地呢喃一句後,掏出一大把將旗,有條不紊地開始下令,

“命陷陣營出擊!破陣!擊敗敵陣盾兵後,繞開兩側,八健將各率一千鐵騎,手持長槍,緊隨陷陣營,待陷陣營開路,以雁行陣長槍衝鋒,擊穿敵軍的長槍兵。”

“其餘眾將,率本部兵馬,按星斗棋盤陣絞殺敵軍!”

“全軍!殺!”

于禁一說完,張燕、郭汜、李榷等人齊齊拍馬出陣,跟在八健將後面。

一炷香不到,高覽的大軍和秋後的小麥似的,一排排被收割,最慘的是高順的陷陣營如入無人境,重灌騎兵除非遇到鞠義的先登大戟士,不然想破防都難。

高覽一看苗頭不對,于禁和高順這兩個大佬和先前的趙雲完全不同,玩的全是硬碰硬,高覽軍很快給蠶食到不剩一半。

高覽想收兵了,這時候撤下來,好歹有一二成的殘軍。

可惜,事與願違,穩坐中軍的袁紹此時臉黑勝墨,袁紹軍自從征討黃巾以來,建功無數,這還是第一次吃虧。

袁紹丟不起這老臉,望著廝殺的戰場,不拿正眼看旁邊的戲志才,陰森森地氣道:

“軍師,你快用計呀!”

“朕命令你,立即出手,反敗為勝。你是水鏡先生的弟子,水鏡八子之一,若不能力挽狂瀾,朕要你何用?”

袁紹氣呼呼,恨不得一劍斬了戲志才。

戲志才一張苦瓜臉,深感比竇娥還冤,卻不敢跟袁紹擺爛,只能勉強為袁紹繼續獻計,說道:

“明公,為時已晚,渭水之戰已無半點勝算。明公可下令大軍暫退到烏巢,烏巢糧多,或可憑殘軍守住,阻敵軍在外,護鄴城不失。”

戲志才夠委婉了,就差告訴袁紹,再打下去,你袁紹怎麼傲也沒用,妥妥的被俘,成為階下囚。

事已至此,戲志才只能寄希望於烏巢,希望淳于瓊能靠譜點,憑城而守,又有積糧,守三五個月沒問題。

袁紹聽後,臉色緩了緩,仍很不愉悅,但無計可施,只好聽戲志才的,吩咐左右,說道:

“傳朕軍令,讓高覽率軍暫退到烏巢,喚淳于瓊前來接應,眾將不可戀戰,撤!”

袁紹的話,很快傳遍三軍,軍心墜入冰點,紛紛開始撤退,無心廝殺。

打仗,袁紹軍不行,撤退倒快,一會兒功夫,各大將拼死潛逃,還真的逃出來了,只是人人掛彩,無一完好。

“軍師,先前是朕失禮了,等到了烏巢,朕就把高覽換下來,大軍全交給軍師。”

袁紹眼見大軍一戰損失過半,肉疼的同時也幡然醒悟,知道戲志才有真本事,要重用起來。

可惜,晚了,一步錯,步步錯。

渭水河的上游,荀攸啃下手裡最後一口烙餅,拍拍手,笑道:

“時辰差不多了,料想袁紹軍正狼狽地潰逃,且怕引狼入室,不敢逃回鄴城,定往烏巢方向退敗,呵呵,就由本軍師送你們洗個澡,來一個水淹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