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天公將軍,西門突然揚起無數塵土,馬嘶蹄叫,無數箭矢射入城內,似有千軍萬馬襲來。”

董卓摸打滾爬多年,懂得攻城拿騎兵實屬頭鐵,還不如搞起疑兵,只管城內放箭,嚇嚇黃巾反賊也好。

“報!天公將軍...將軍,快去北門,漢軍以命搏命,不計傷亡強攻,城牆險些易手,已經撐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了,地公將軍都親自上陣與漢軍廝殺了。”

張梁堅守的北門最慘,遭遇了暴躁曹操的屠戮,曹操麾下猛將如雲,莫說五子良將樂進、李典之類的,光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和曹純等人,就夠張梁喝一壺的了。

撐到現在,城門未破,張梁還活著,已經能算開掛了,氣運加身。

“哼!漢軍卑鄙,本將軍掛了免戰還偷襲,真可恥。”

張角今兒點背,先折了李大目,現在城內四處告急,張角氣得一口老血悶在心裡,強撐著病體,決定給城外的盧植軍來一波狠的,

“虧本將軍一直隱忍,未曾用出仙人所授的道術,如今卻是時候了,既然漢軍不仁,就莫怪我黃巾軍不義了。”

張角年輕時,不愛種菜耕田,喜歡讀點閒書,還老幻想著出入仕途,可惜大漢的讀書人想當官,沒有考試,只能靠舉孝廉,說白了,得有當官的人引薦。

張角沒這個當官的命,但運氣不錯,有次進山採藥,掉入坑洞,白撿了南華老仙的三卷天書,天書名喚太平要術,即太平三寶之一。

太平要術記載了什麼內容,除了張角一家之外,至今無人得知,只知張角從此會了道術。

張角傾耳細聽鉅鹿城外的各方聲音,又遠遠望了望各處城牆的情況,眼中安定了不少,穩了穩心神,直接吩咐身邊的黃巾大將黃龍,

“黃龍,傳本將軍號令,讓南門主將張牛角(張燕)、副將廖化速速撤軍,帶著麾下黃巾大軍,直奔北門,不用管城外漢軍和城內火勢,本將軍自有安排。”

公孫瓚不攻城,只放火箭,張角將黃巾守軍放在南門,除了被火箭燒死、射死,毫無一點用處,不如撤下來,支援北門的張梁。

“得令!”身為張角親傳弟子,三十六大方渠帥之一的黃龍高聲應下,隨後迅速轉身,下了城牆,向南門狂奔。

“五鹿,你持本將軍令,且去西門,令白繞、於毒叫人搬來巨頭,直接將城門堵死,之後讓其領兵到北門,聽候地公將軍的差遣。”

“得令!”五鹿點點頭,健步如飛,疾跑向西門。

董卓軍虛張聲勢,張角一聽就知西門城外,盡是騎兵,自古以來,就沒騎兵攻城的,頂多在城下放放響箭,張角乾脆派人將城門堵死,不搭理董卓軍。

張角沒起事,當上“天公將軍”之前,他還是太平道的“大賢良師”,那時張角就有八大親傳弟子,分別為:黃龍、五鹿、張燕(牛角)、左髭(髭即豬)、楊鳳、白兔(眭固)、苦蝤(蝤:螃蟹)及張寧(張角女兒)。

“楊鳳,你速去東門,告訴吾弟人公將軍,讓他不用堅守了,城牆和城門,都讓給漢軍,讓他帶著雷公、張白騎,各率本部兵馬前去北門。”

袁紹軍的確在攻城,但擂鼓聲敲得比廝殺聲還響,雷聲大,雨點小,實在是張寶的武藝稀鬆,指揮平平,不然守住東門三五天,絕對不在話下。

“白兔,傳令下去,命陶升、郭大賢、大洪、左校、劉石各率一萬黃巾力士,前往北門。鉅鹿城內,剩下的黃巾力士盡調到北門,暫歸吾弟地公將軍統管。”

“苦蝤,你先去北門,告訴地公將軍,我二十萬黃巾大軍即到,黃巾力士管夠,精銳齊出,城外的漢軍?哼!給本將軍往死裡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