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夜行 第一章 離家出走(第1/2頁)
章節報錯
五月初五,端午佳節。
樵子郡爛柯鎮也與其餘地方一樣包粽子,唯獨不一樣的便是爛柯鎮人每年端午都要去拔一些蒿草放在門前視窗。
爛柯鎮雖然是個鎮子,可位置好,處於西蜀往中原去的商道上,來往商旅極多,規模不亞於一處小城。
爛柯鎮原先屬於宋國,結果前些年大家夥兒一覺睡醒,衙門口便釋出告說咱們是齊國人了。老百姓納悶兒歸納悶兒,但也不會多想什麼,再說想了也沒用。鎮子裡有些上了年紀的老壽星,一輩子都沒出過爛柯鎮,卻已經做過三個國家的百姓了。
青泥河畔蹲了個一身青衣的少年人,十三四歲的模樣,頭髮半披半束,手裡拿了一根長長的柳枝,也不知在水裡捅咕什麼。
少年名叫劉顧舟,兩天前剛剛因為打了學塾夫子被趕回家。怕回家捱打,乾脆躲在外邊兒不回去。可這會兒實在是餓的受不了,便拿個柳枝兒在河邊蹲著釣魚。
打小兒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公子哥兒哪兒會這種願者上鉤的花活兒?乾坐了一個時辰了,哪兒有魚兒上鉤兒?
劉顧舟拽回柳枝,撕下一丟丟樹皮丟在嘴裡,隨後又趕忙吐出來,呸個不停。
他自言自語道:“乖乖,這麼苦?”
少年人心說想要弄條魚怕是不行了,可餓著也不是法子啊,要不回去認個錯?
正想著呢,一隻手冷不丁伸過來揪住劉顧舟耳朵,少年人想都不用想,當即苦兮兮告饒:“我錯了!錯了錯了,蕎姨手下留情啊!揪掉了耳朵還不是要你花錢給我治。”
年輕女子瞪著眼,揪著劉顧舟耳朵狠狠扭了一圈兒。
劉顧舟哎呦一身,心說長痛不如短痛,使勁兒逃離趙蕎,結果給趙蕎躲去手裡柳枝,嗖一聲抽在劉顧舟身上。
一陣殺豬叫聲,少年人在前方撒丫子狂奔,年輕女子拿著柳枝兒在後邊兒追趕。
跑回鎮子裡,劉顧舟老遠瞧見一個擺攤兒算卦的年輕道士,卯足了勁兒衝過去,跳起來一腳踹翻桌子,邊跑邊罵:“臭牛鼻子,小爺三十文跟你買的符籙屁用沒有,待小爺過了這一關再跟你算賬。”
年輕道士差點眼淚下來,蹲下來瞧著灑了一地的硃砂,本來想罵幾句,結果一轉頭瞧見了氣勢洶洶的趙蕎,便趕忙轉過頭,苦兮兮道:“都說了心誠則靈。”
少年人一路狂奔,跑回楊槐客棧時,有個一身灰衣的中年人正手持木劍,在門口舞劍呢。
劉顧舟大喊道:“老江,快快拿出你的絕世劍法救我一命啊!”
說完便跑進了客棧。
中年人一頭霧水,卻是瀟灑挽了個劍花,聲音渾厚道:“我看是誰吃了豹子膽了,敢欺負我家少爺!”
結果瞧見趙蕎後便趕忙丟了手中木劍躲去一旁抬頭看天。
中年人自語道:“別怪我不仗義,我修為盡失,實在是打不過東家。”
趙蕎瞪了中年人一眼,罵道:“江中客,你再敢跟劉顧舟說你那勞什子一劍破月的事兒,你就去收拾你的鋪蓋捲兒。多大年紀了心裡沒點兒數兒,還以為是你年輕的時候?”
江中客唯唯諾諾,訕笑著點頭,“對對對,不說了。”
楊槐客棧又傳出一陣殺豬般的叫聲,江中客縮了縮腦袋,心說這小子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挨一頓打最多能管半個月。
有個肥嘟嘟的中年人緩步走出,腰間圍著極寬的皮腰帶,腰帶上彆著幾把刀具,手裡提了個酒葫蘆。
中年人轉頭問道:“不去勸勸?又鬧離家出走還得咱倆去找。”
江中客瞪大眼珠子,不敢置通道:“你胡二頭很鐵?上次勸了一句,東家扣咱倆的錢到現在還沒掙回來呢!”
兩人說話時,一個留著大鬍子,瞧著卻至多二十八九的青年走來,他開口道:“我去。”
門內也有個書生模樣的中年人縮著脖子走出來,碰巧聽到那個蕭悶葫蘆說話。等那大鬍子走進去後,書生嘆氣道:“得,今晚上一個要離家出走,一個又要去當和尚了,這才五月份,蕭練是不是已經帶髮修行過三次了?你們說千鳥寺的和尚不煩他嗎?”
胡二抿了一口酒,淡然道:“掙了兩個月的錢拿去添香火,你說別人煩不煩?”
過了沒一會兒,哀嚎聲音停了。
街道上慢悠悠駛來一隊馬幫,領頭的喊道:“切二十斤羊肉,備六間房,老規矩,貨丟這兒,你們幫我看好。”
門口三人齊聲喊了句得嘞,隨後就各忙各的去了。
將將天黑,大鬍子蕭練走出楊槐客棧往鎮子南邊兒的千鳥寺走去。這傢伙每走三步就要口唸彌陀佛跪地磕頭,真可謂是虔誠至極。
爛柯鎮本地人早已經見怪不怪,隔兩三個月就要來一趟。可此處是商道,行商的馬幫之流就有些好奇。
有人不解道:“這人腦子沒毛病吧?”
當即便有人答覆:“外鄉人不知道,我們爛柯鎮有三怪,第一怪常年在鎮東頭擺攤兒,是個住在和尚廟裡的道士。第二怪就是這個動不動就要出家當和尚的蕭佛爺。”
“那第三怪呢?”
“第三怪啊?是住鎮西的鎮西的娘娘腔,明明是個男的,說話卻如同夜鶯聲音一般,極其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