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軍義士真豪傑 巧計解圍後顧憂(第3/3頁)
章節報錯
“我乃燕州起義軍頭領,今日在此劫囚車,便是早已知曉將軍被冤枉之事!特意在此等候劫人的。將軍乃正義之士,無故被這昏庸朝堂冤枉,此等陷害忠良之舉,我等怎能袖手旁觀。如今這大晉王朝腐朽不堪,依將軍之見我等該不該反?定是該反!目下此地不宜久留,將軍隨我等回到奉城之內,再與將軍將那前因後果細細道來!”
竇文韜又是一頭霧水,這燕州什麼時候有起義軍了!看來自己久守邊塞,訊息閉塞,連著最近的州府出此等大事都不知!想必如今燕州早已亂做一團矣!
“兄臺啊,你這是在劫朝廷重犯,可是要被殺頭的呀!竇某怎敢讓眾位兄弟以身犯險!“
“哎呀!竇將軍你好生糊塗!我等早已便是被朝廷通緝的反賊也!如今還怕甚麼殺頭!將軍莫要婦人之見,大丈夫當斷則斷,怎可如此鼓譟!將軍修要推辭了,速速隨我等回那奉城!”
說完郭鈞變將自己誇下之馬讓於竇文韜,自己另尋一匹,與眾兄弟共同護著竇文韜返回奉城!
竇文韜畢竟是被這夥人救了,心中雖不情願,卻也耐不住郭鈞等人請求,無奈之下,只得聽從其安排!
到了奉城之內!郭鈞等人直奔州府。竇文韜卻疑心重重!郭鈞看出竇文韜心思,便急忙去請盧匡出來主事!
“竇將軍,軍師求見。望將軍與軍師小敘片刻!”
這事盧匡以及整理好衣冠,在這州府議事堂靜候竇文韜的到來!片刻之後,郭鈞與竇文韜一同跨入這議事堂,盧匡連忙起身施以一禮。
“將軍受苦!我乃燕州舉事義軍一員軍師耳!久聞將軍大名,今日特派人手將將軍救下,便是要在此與將軍一敘也!”
“竇某一員犯人,得嘗所救,不勝感激!”
“將軍客氣!事到如今,盧某也不繞圈子!今日請將軍來,便是要邀請將軍加入我等燕州起義軍,共反朝廷的!”
竇文韜其實早就猜到這夥人劫囚之意!只是沒有明說,他也不敢武斷!如今聽聞盧匡之言,心中卻反倒踏實了不少!
“眾位之恩,竇某必報!但若要竇某忤逆反抗朝廷,竇某身為大晉之官員,怎可如此背信棄義,豈不是要竇某遺笑天下也!”
“竇將軍此言差矣!我等所做,皆在為國為民。將軍應該比我等更加深知朝廷之腐朽,不然將軍也不會被如此冤枉。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更何況如今我等劫了將軍,朝廷知曉定會加罪將軍一等。欲加其罪,何患無辭也!將軍還是加入我等,一同推翻這昏庸朝堂,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豈不更好!”
“軍師所言極是。但竇某心意已決,就算是殺頭索命,我也不會為了苟活而反叛朝廷的!”
“將軍啊!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邊軍三萬將士著想啊!那些可都是你出生入死的兄弟啊!”
“我竇某犯罪,與邊軍何干?”
“將軍莫怪我等,我等在劫囚車之前,早已派人前往殷臺大營告知兩位副將軍,說將軍您已經被我等義軍救下,並答應加入我等。當時二位副將軍答應,即刻拆毀大晉軍旗,改立我燕國之旗也!將士們之心,將軍深知。他們早就受夠了為大晉朝廷拋頭顱灑熱血了!待二位副將軍來時,你該如何與其交代啊!”
“爾等陰險狡詐之徒,氣煞我也!”竇文韜聽聞盧匡之言,頓時氣的滿頭青筋暴起!咬牙切齒,好不嚇人!
“出此下策,實乃無奈之舉!希望將軍能體恤我等苦衷!我代表燕國義軍向將軍擔保,即便殷臺邊軍歸順於我等,我等也不會讓將軍帶兵與晉軍交戰。將軍只需繼續守衛邊疆,抵禦蠻族,保我燕軍後方安危即可!另外我以與燕州氏族達成協議,州府與氏族共同出糧資助殷臺大營,不日便可將糧食送到!”
竇文韜此時心中五味雜陳,他也明白世道如此,逼得百姓不得不反!這昏庸朝堂多他竇文韜一個不多,少他竇文韜一個不少,何況他只是一員邊軍將領,又不可深入廟堂,為百姓分憂解難,無故送死豈不是得不償失也!他不為別的著想,卻也要為手下出生入死的兄弟著想,邊軍才是他竇文韜畢生之心血。事已至此,不從了他們又有和辦法呢?大不了我竇文韜不參與中原戰事便可!但是抵禦鮮卑滿足,沒了我竇文韜,何人能勝任呢?
“哎!軍事好計謀也。我竇文韜認栽了!我願為諸位鎮守邊疆,如若有需要我之時,我竇文韜任憑調遣!”
“好!將軍只管對付蠻族即可!鎮守邊疆此等大事,國之根本也!還需有勞將軍了!”
“我還有一事相求,勞煩給位助我。”
“將軍但說無妨!”
“我家眷兒女還在故居幷州之內,我怕朝廷先行一步,傷及我妻兒老小,還請軍師速速派人將其接來燕州!”
“將軍此顧慮,盧某早已算到!我前日便安排人手前往將軍家府將家眷接往燕州來也!”
“啊?軍師此等謀略,竇某佩服至極!能將世事做到如此周全,軍師真乃濟世大才也!”
此時盧匡含笑不語,一旁郭鈞搶言說道:“竇將軍日後要稱軍師為丞相也!有丞相坐鎮燕國義軍,大事必可成!”
“義軍之內,真是藏龍臥虎,看來這大晉王朝,果真命不久矣!”
眾人聽聞竇文韜之言,皆大笑不止。如今燕國,已無後患之憂,又兼具各路人才、百姓之擁護,假以時日,反晉之師便可進軍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