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軍義士真豪傑 巧計解圍後顧憂(第1/3頁)
章節報錯
且說這姚景等人出師未捷卻反被算計,只得歸順燕國義軍!正所謂,順天應人,天地之道也!姚景此舉便是他名留青史的重要決定!
這邊朝堂之上,僖宗姜後乙遲遲沒有收到姚景等人訊息,便責問丞相李卯。“丞相!寡人命你派人前往燕州,怎麼遲遲沒有訊息?”
“稟告皇上!此行路途遙遠,多有坎坷。目下我以派人沿使臣之路尋找過去!不日便有訊息傳來!”
“限你三日內,給寡人一個答覆,否則莫怪寡人無情!”
“皇上放心,不出三日,定有音信!”
僖宗此人,雖為荒誕,卻並非昏庸之輩。其每日早朝皆會梳理政務,清點奏摺與百官商議!
“少府典滿!長安新都工事可有何難處?”
“回稟皇上。依臣所測,新都可於明年皇上壽誕之前完工!遷都大事,近在咫尺也!”
“好!當年我登基之時,便有高人指點寡人。洛陽城龍脈將斷,帝運日漸稀薄,恐會危及大晉八百年之基業!而西都長安乃是當年太祖皇帝起兵之地!更是大晉王朝之根!如若遷都於長安,方可保大晉之安危也!我早於十年前便開始著建新都!苦等如此之久,便是要為我兒孫造福,延續我大晉王朝生生不息。明年寡人便已到不惑之年,寡人等不起了,寡人定要於壽誕之際,遷都長安!此事如有耽擱,寡人便拿你這少府問罪!”
姜後乙這一番話,嚇得少府典滿雙腿發軟,冷汗直流!其實現在長安新都的工事比想象中困難許多!因其私自貪扣百工俸祿,百工工長早以大為不滿。另外輔佐修繕的囚工,時有逃走反抗之徒,甚為難管理!但這些問題,少府典滿卻一點不敢言語,畢竟是職責所在、難以推脫!如讓僖宗知曉,定是頭顱不保矣!
“太尉,近日北境邊軍可有戰況?”
“回稟皇上。胡人近日雖未來犯,但依往年經驗,春耕大忙在即,胡人又經歷漫長寒冬之後,定會來犯!邊軍將士的糧餉又遲遲未到,將士們以新生怨念!還請皇上重視此事啊!”
此時站在一旁的丞相李卯說道:“皇上,近年來千歲不好,旱災蝗災頻發,水患不斷,百姓苦不堪言。百姓無糧,官府府庫定然空虛。若是再強苛捐雜稅,怕是如燕州反賊之舉,數不勝數啊!邊軍糧餉暫且稍緩些時日吧!”
“哼!丞相可知何人保大晉之江山?如無邊軍,大晉休矣!爾等廟堂之輩,只會擺弄伎倆,口若懸河而已!邊軍糧餉滋事甚大,寧可我等官員暫停俸祿,也要補足將士吃穿用度!”
“二位不必爭奪口舌之利!寡人心意已決,從國府之內撥半數錢糧,爾等百官及下屬暫休半年俸祿,用以邊軍糧餉!另外還需派遣使臣,前往附屬藩國催促納貢。此事不得耽擱!”
百官雖心中有苦,卻也只得嚥下!其實這些文官大臣只會遷怒於太尉等將軍武將!這便是歷朝歷代廟堂之上經久不衰的矛盾也!
“奉常姜賀辛!近些年國運不濟,我等當與春耕大典之時行祭天之禮。愛卿與太傅一同主持此次慶典,不容有失!另外太傅需告知眾位皇子及早準備,此次大典不可缺席,理應與寡人一同狩獵祭品,為今年春耕開個好頭!”
“臣遵旨!”
“好了,退朝吧!寡人也要休息片刻了!”
百官退下朝廷,出了宮門後,皆三五成群在一起互吐苦水:這日子越發難過了!
月色之下的燕州邊疆邊軍大營內,一道身影在黑暗之中疾馳如風、輕盈似箭。這大營之內,有三萬鎮邊將士居住其中,首要任務便是抵禦鮮卑族對大晉王朝東北方邊境的侵擾。據點設立在距奉城東北方八百里外的邊陲之地殷臺!
這黑衣人直搗黃龍,悄悄潛入殷臺大營將軍營之內。將懷中錦盒放於將軍案下便起身離開了大營之內。
次日便有一紙來信寫道:殷臺大將竇文韜私自掠奪燕州太守大印,意圖謀反!朝廷特派監察使將其緝拿歸案!
這竇文韜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自己秉公職守,兢兢業業,怎麼一夜之間就被扣上意圖謀反之罪名!他思來想去也沒想明白自己到底得罪了誰?因何事而受此等冤枉!這令他整日心生不寧,茶不思飯不想!
其實這事壓根兒就是捕風捉影之事!但是信上有朝廷的詔書印,故又令竇文濤只得半信半疑!追根溯源,原來這封信便是魯衍與姚景之謀也!
自從姚景三日成了燕國義軍之臣,盧匡、魯衍便著手下一步計劃,那便是消除邊軍之患!只要消除了邊軍之患,便可真正使義軍以燕州為根據地,殺將出去,以圖中原。此事盧匡、魯衍便將疑慮說與姚景聽,姚景當即心生一計!那便是誣告竇文韜,逼其不得不反。燕州義軍在順勢招募,一舉拿下這位鎮邊大將。
計策詳細制定執行,由姚魯二人商議諸多細節後敲定並予以指揮。這第一步便是將太守大印藏於竇文韜之處!用來作為證物!第二步休書一封,使其迷惑不解。第三步由姚大人出使前往殷臺大營,假意捉拿竇文韜,以逼其反。第四步便可讓郭鈞能人出馬順勢為其解圍。第五步只需循序善誘,一點一點消磨其意志,策反其歸順義軍!
如此五步,定能順勢將其拿下,此等計謀雖為狠毒,卻乃兵家常事也。兵者詭道,如有不慎,便要栽了跟頭,此乃天下眾人皆知也!
三日之後,殷臺大營前,姚景帶著徐剛、柳不平二人,及眾多扮作羈押捕快的新軍,一同門外叫囂!
竇文韜當然不敢怠慢,只好帶著兩員副將前往大營門前迎接姚景等人!
“這位大人,竇某何罪之有?勞煩大人前來捉拿我!”
“大膽逆賊,燕州州牧王峰死於非命,便是爾等所為!莫以為朝廷不知道!朝廷之上眼線遍佈,爾等所做之事,乃是死罪!故皇上特派我監察使姚景前來緝拿你歸案!”
兩旁副官聽聞此事,不管三七二十一便要提刀殺來!一旁竇文韜急忙攔住二人,說道:“二位兄弟莫急,先讓我與其商量商量!”於是其便拱手行禮,向姚景做了一揖。
“大人啊!我等一介武夫而已!只懂得守衛邊疆,保家衛國!如今朝廷如此冤枉我,可有證據可循?還請大人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