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門前眾將酣鬥 沙場之上誰與爭鋒(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番兩軍交戰,各有勝負,但實際上還是大晉站了上風。燕軍一直處於被動抵抗階段性,剛要主動出擊,就折戟在了白檀,這使得燕軍徒增壓力,很難進行下一步籌劃。馬首山大營內,郭鈞面前衛展、貫玉跪在地上,滿臉歉意的請求治罪!郭鈞隨十分憂愁,卻沒掛在臉上,而是起身扶起二人,叫他們不必自責:“兵家之道,勝敗難免,時運不濟,與你二人何干?連續奔襲許多天,還是回營房休息吧!這兩日敵軍已在對面山頭駐紮好了,馬上就要攻來,二位兄弟好生休息,待到出戰,還要依仗你倆!”
“大將軍放心,我二人萬死不辭!”衛展、貫玉有拜謝了一番,便出了帳外,回去休息了!
此時明顯可以看出郭鈞的臉上掛滿了疲憊與焦慮,雖然嘴上不說,但卻可想而知,此時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如果馬首山被攻破,那麼臨渝、無慮基本上無地可守,待其推進攻下遼陽,那麼奉城就玩完了!如今跟盧匡請求增援的一萬兵馬,只來了五千,算上城中的一萬多將士,勉強算做兩萬人,這兩萬人將是燕軍的底牌,敗了,便無機會翻身了,奉城危矣!
魯衍最近一直閉門不出,思考解圍之策,但思前想後,卻也無其他辦法,只有死守這一條路,守到兩胡發兵!魯衍將前線的情況告知盧匡,讓盧匡儘量催促姚景,讓其鼓動兩胡發兵,可誰知如今的姚景和徐剛還在鮮卑人的大牢裡呢,書信根本送不進去。如此看來,燕州起義軍能否度過這個坎,只能說是聽天由命了!
林牧之帶著先遣部隊攻臨渝,可誰知燕軍就駐紮在道路中間的馬首山上,他們本來想著引蛇出洞,如今看來,都不用引了,直接正面出擊便可!林牧之駐紮好營寨,便告知彭關封不用夾擊了,敵軍就在臨渝城前的馬首山駐紮,強攻便可!隨即便將彭關封的一萬兵馬也調了過來。通訊後,曹良師大破敵軍的訊息也傳到了林牧之的耳中,這讓林牧之十分高興,當著眾將士面前開懷大笑,連聲讚歎:“曹良師真乃我軍上將,無人能敵!”
他這麼一說,其他人還好,卻臊的黃彪臉通紅,只見其又吹鬍子又瞪眼,卻頂著一張大紅臉,讓人看了甚為滑稽可笑!
楊立帶著的一千白馬騎,四處遊走,騷擾著敵軍,但這隻小股部隊根本左右不了戰局,如今衛展、貫玉的部隊全軍覆沒,他也失去了與大營的聯絡,只得在平岡周圍亂竄。楊立越發的感到不安,他發現平岡日夜有大股部隊進出,尤其是前兩天,一隻上萬人的部隊,裝備精良,從平岡出城,往馬首山放心開去,這讓楊立更加認定,臨渝為難之際來了!於是他便擅自主張,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那便是去殷臺大營,求竇文韜出兵解圍!雖說丞相答應了竇文韜,絕對不用他的部隊,但此時燕州以及是危難之際,顧不得許多了,何況他的邊軍與燕軍已經是一顆繩上的螞蚱,他在不出兵,等到大晉搶回了燕州,他竇文韜也是死路一條!楊立考慮再三,變下定決心,帶著一千白馬騎往殷臺疾馳而去。如此一來一回,如若順利的話,六日便可請來援軍,只要郭鈞他們堅守六日,那麼臨渝便有救了!
楊立出發後第二日,林牧之部隊便開始發起衝鋒,強攻燕軍大營。燕軍依舊是閉門不出,只做守勢,靠著弓箭投石做抵抗。第一日,林牧之只是試探而已,看看燕軍本事如何。等彭關封的部隊一到,那便是要開始真正的大舉進攻,不給燕軍留任何機會!
又過了一日,彭關封的一萬將士也到了前軍大營。彭關封帶來了大將狄通,參軍韓申,與秦輝、趙映等人,此時大營中氣氛空前熱烈,眾多將領們紛紛請戰,明日出城斬首敵將,殺一殺燕軍計程車氣,其中以黃彪最為激奮,他認為此戰是他賺回名聲的最佳時機,絕對不能放過燕軍這些流寇之徒!
隔天上午,太陽輪圓高懸於天上,雖已秋末時節,微風帶著涼意,但陽光之下,照的人甚為舒坦。晉燕兩軍對壘營前,兩名騎馬武將相對而立,場上一旁肅殺,只有微風吹拂落葉的聲音。這二人一個身披柳葉寶甲,胯下俊俏紫電劇,手持一杆八寶黃龍槍,此人正是殿前左將軍狄通!另外一人身穿鱷魚甲,頭戴金盔,胯下棗紅馬,手持一柄雲雀單牙戟,卻是丁堯打了頭陣!二人四目相對,遙遙相望,靜等兩軍擂鼓便戰。
兩軍的宿衛鼓官抬頭看了看太陽,時辰已到,便擂起牛皮大鼓,轟轟作響。兩將聽聞擂鼓之音,便拍馬殺向對方!只見狄通雙眼放光,精神抖擻,持槍便刺丁堯首級,那丁堯也不是等閒之輩,一個躲閃,便順勢揮舞大戟斜劈狄通肩頭,狄通猛的一拽手中黃龍槍,側抬至上方抵擋住了丁堯這一擊!就這樣,二人鬥了十個回合,丁堯顯著有些乏力。這狄通久經沙場,勇猛過人,手中兵器便是與西域戎狄廝殺奪來的寶物,足以見得這人之本領,絕非浪得虛名,丁堯與其相鬥,差就差在技巧不足,狄通的槍法凌厲,刁鑽古怪,讓丁堯捉摸不透其招式變化。丁堯越發心急,卻越容忍出現漏洞,這不第十五個回合,狄通虛晃一槍,丁堯順勢抵擋,中了計謀,便被狄通一槍尾頂落馬下。
這邊助陣的郭鈞見其不妙,急忙拍馬救人,郭鈞一手一個降魔金杵,疾馳而去,正當狄通要一槍挑了丁堯時,郭鈞降魔杵來了,只聽一聲清脆的金屬碰撞聲,那狄通的長槍便被攤開。趁這是,丁堯急忙上馬回了營寨之中!丁堯敗給狄通那是正常的,他乃是步將出身,馬站肯定是不如經驗老道的狄通的,此番多虧了郭鈞及時出手,這才撿回了條命。
狄通見來著不是善茬,便更加警惕了幾分,手中八寶黃龍槍握的更緊了幾分!郭鈞也不敢小瞧對手,此人能在十幾個回合將丁堯殺落馬,只怕與他相比差不了幾分!二人也不言語,互相打量一番,便交上手來,一瞬間,沙場上塵土飛楊,濃煙滾滾,二人就在中心灰塵中,斗的火熱。郭鈞雙杵,大開大合,勢大力沉,錘的狄通虎口發麻,狄通單槍,輕巧靈動,神鬼莫測,強強刺向郭鈞要害!二人久久分不出高低上下,一時纏鬥的難解難分,這讓身在大營前助陣的黃彪有些心急。本來今日一戰,理應他做先鋒,可是那彭關封以其年邁為由,讓其為狄通做助陣大將,這讓黃彪有些鬱悶。
黃彪手持一對水火虯龍棒,胯下飛電駒,一身金絲錦袍內嵌寶甲,威風凜凜的佇立在風中,他此時有些焦急的看著沙場上的酣鬥二人,不斷回頭示意林牧之請求出戰,林牧之知道黃彪的心思,於是便叫來彭關封商議,彭關封也禁不住黃彪請求,便推辭說讓林牧之做主便可。隨即林牧之示意黃彪,可以出手了!
只見黃彪大喝一聲,拍馬便往戰場殺來,這邊魯衍見形式不妙,趕忙讓李猛,出去迎敵,李猛剛要出發,便被丁堯攔住了,丁堯說,他這邊有個小兄弟想要去幫大將軍,為了報答大將軍救命我之恩。李猛立馬回絕他,救大將軍是兒戲嗎?怎能如此武斷!而一旁一個年輕人急忙攔住李猛,苦苦哀求,讓他出戰,這個人自然就是魏巒了!此時魏巒將丁堯的鱷皮甲穿在身上,手上拿著他的雲雀單牙戟,顯得頗有派頭,魏巒更是向李猛立下軍令狀,如果大將軍收了一定點傷,他魏巒願獻上人頭謝罪!李猛見這年人胸有成竹的樣子,便答應了他先上,自己督戰。於是魏巒便騎上丁堯的棗紅馬殺了出去,李猛站在門前督戰!
魏巒出戰目的,便是要擋住對面來將。黃彪見敵軍也有一員將領出馬,於是便舞起虯龍棒,殺向魏巒,敵軍一看魏巒裝備,這不是先前被狄通殺敗的敗將嗎,怎的還敢出來送死?於是晉軍這邊便噓聲不斷,衝著場上大聲辱罵魏巒!魏巒也不當回事,而是揮舞著手中的單牙戟迎上黃彪,這一老一少各有千秋!黃彪經驗十足,沉穩大氣;魏巒激情滿滿,披襟斬棘;二人你一棒,我一戟,絲毫不亞於那邊郭鈞、狄通大戰!此時場上的煙塵更濃了,忽然來了一陣大風,將煙塵吹散,這才讓兩軍將士看清情況。
郭鈞與狄通鬥了上百餘合,兩人皆以疲憊不堪,動作也滿了不少,但互相還是不肯罷手。黃彪、魏巒也是旗鼓相當,分不出個高下,一隻纏鬥著,兩邊陣營,見還是分不出高低,於是又擂起大鼓,派出將領參戰。大晉這邊派出兩人,乃是彭關封的中軍司馬,秦輝、趙映!二人身披紅色鎧甲,一手持矛,一手持盾。而燕軍則是李猛、賴大龍出馬,李猛手持託天叉,披頭散髮,甚是可怕;賴大龍手持一對精鋼鞭,一身勁裝,乾淨利索。這兩兩相鬥,又讓戰場之上,多了幾分精彩,秦輝、趙映原是虎賁軍將領,招式樸素實用,攻守兼備,互相照應,讓對手找不到破綻。而李猛、賴大龍,一個水寇出身,一個強盜出身,二人都是那種嗜血如命的人,打起仗來瘋瘋癲癲,有種不怕死的狠勁,這四人鬥起來雖沒有前人華麗,卻多了一份真實,也讓兩旁將士激動不已,各自為給自家的將領加油助威!戰場上響聲如雷,十里之內皆可聽聞!
其實兩軍中最強的武將還沒有出手,彭關封做了主帥,便不可親自上陣了,而褚喆則被魯衍摁在營中,隨時準備迎戰彭關封,因為如果讓褚喆出馬,那麼彭關封出擊後,便無人可以招架的住他的霸王戟,田忌賽馬的道理,打仗的人都明白,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讓褚喆出戰!
一炷香後,郭鈞這邊已經二人已經再無餘力了,在鬥下去也是沒有結果,於是兩軍開始鳴金收兵,號令一出,郭鈞、狄通便撤回了自己陣營,臨走之前,二人還不忘互相道出姓名,這種棋逢對手的時候,十分少有,所以也難免會有英雄相惜之情。而此時黃彪與魏巒卻斗的火熱,誰也不讓誰半分,黃彪雖上了年紀,但絕對稱得上是老當益壯,與魏巒這小夥子鬥了百餘合,卻還沒有乏力!他心想,如果趕上當年的自己,只怕這小子已經被我擒下了!當年黃彪一人威震南疆數十載,那可不是虛名,南疆大王尊稱其為上朝天將,如今年歲已高,不負當年之勇,但對付些尋常武將還是手到擒來的,面對這個燕軍小將,自己卻拿不下他,這不禁讓他更高看了燕軍兩眼!只是黃彪不知道的是,這個小將正式前些天伏擊他的人!
又鬥了能有三四十合,二人之間終於有了轉機。魏巒趁著黃彪漸漸虛弱,於是一招神龍擺尾,戟上的半牙劃開了黃彪的臂膀,鮮血瞬間然後了衣袖!黃彪大喝一聲,提起士氣,沒等魏巒反過神來,其手中虯龍棒便砸到了魏巒的大腿上,只聽魏巒嗷的一聲,疼的直咬牙!只見大腿明顯的腫了起來,雖然力道不大,但卻不知傷未傷到筋骨。此時二人都受了傷,兩軍大營恐怕出現差錯,急忙鳴金收兵,而一旁纏鬥的四人,見二人受了傷,急忙催馬來到二人身邊,帶著二人返回了大營之中!
此戰如針尖兒對麥芒,鬥了個旗鼓相當,互相之間也未分出個高下來!這不過是攻城戰的預熱階段,真正攻起城來,可不是這樣兩兩對決了,而是要兵不厭詐,以殺敵為主,明日攻城,再戰便要生死對決,各安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