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週四十四年。

這個年份真是不太吉利。

公孫傾走了以後,皇上的病更加嚴重了。

連帶著三日早朝,都因為吐血而被迫中斷。

一時間朝野上下亂作一團。

左相藉此機會聯結大臣上書勸諫皇上早些立儲。

而此時的皇上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還算精神有加,可身體早已虧空。

最終一紙詔書昭告天下,立尚在襁褓中的十皇子為儲君,身為十皇子母妃的雲妃晉升皇貴妃,賜號宛。

獲協理六宮之權。

如今少了公孫傾這樣一個心腹大患,左相的勢力簡直如日中天。

皇后得知此事,一時間無法接受生了一場重病。

皇上便下令吩咐凡六品以上的誥命婦皆進宮侍疾。

李詩詩知道皇后的病完全是因為心病。

秋菊會在萬菊亭舉行。

此景盛況空前,各色菊花相得益彰競相開放,萬菊亭四周圍皆用夜明珠照之,流光點點映襯菊花盛開之勢,照的黑夜如同白晝。

這次秋菊會不僅僅是賞菊,更因要彰顯大國盛況之勢,所以比以往的宴會更加華麗壯觀。

各個大臣身著錦繡朝服,皆神色嚴肅列於兩旁。

皇后因為身患重病無法參加秋菊會,所以皇上便讓如今恩寵正盛的宛皇貴妃代替皇后出席此次秋菊會。

萬國朝拜,身穿各色服飾的使臣皆用各國最高禮儀向大周帝王俯首稱臣,進貢各國珍寶。

皇上一一賞閱便吩咐宮人將使臣引於座位之上。

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之間,鼓樂齊鳴,歌臺舞榭輕歌曼舞,秋菊會便開始了……

而這次秋菊會更不同以往,除去各個小國進貢之外,還有鬥法大會。

皇上身居高位,坐在龍椅之上,而臺下一群烏合之眾像小丑一般表演。

一個個猶如得了失心瘋一般,在臺下揮舞著各種法器,說是要為皇上祈福。

這個表演個空中飛人,另一個表演大變活人。

這誇張的程度堪比看春晚。

李詩詩坐在臺下目瞪口呆。

原來這就是昏君把持朝政的後果。

外面無數難民在城門口凍餓而死,而皇宮中卻歌舞昇平。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話一點也不假。

前些日子,李詩詩收到了吳天生的信件。